網上有人拿“助聽器”批評何祚庥,前因後果是什麼?如何看待此事

關於“助聽器”事件引發對何祚庥院士的批評,主要源於他與科技評論人項立剛的一次對話交流。

一、事件的經過及後果如何

1.助聽器話題的起因:項立剛在2024年2月拜訪何祚庥時,攜帶了一款國產助聽器(摯聽助聽器),請何院士試用。

項立剛稱,此產品價格僅爲國外同類產品的1/5,且性能已達到國際水平,希望通過此舉向何祚庥展示他帶來的產品。

2.何祚庥沒有接受項立剛的推薦。何祚庥試用項立剛的產品後,感覺到,該助聽器的使用效果不是太好,認爲它的“頻率分得不夠細緻”,並對其技術成熟度表示了懷疑。

3.項立剛對外透露了雙方會面的情況與效果。沒有想到的是,在何院士這裡碰了個釘子後,或者說,沒有達到拜訪效果後的項立剛,後來,卻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何祚庥對“國產助聽器”的態度依然持“保留態度”,認爲中國科技“仍有長路要走”。

4.項立剛的行爲後果,引發了輿論對何祚庥的批評。一些本來就對院士有偏見的網友,藉機批評何祚庥,說他“否定國產技術”,甚至有網友“攻擊”何祚庥,認爲他是在“貶低中國製造”。

二、我對“助聽器”事件的評價

1.我以爲,項立剛主動上門,找何交流產品使用感受,而何祚庥作爲產品的實際使用者或消費者,他“完全有權力”對推薦給他的產品,進行使用效果的自主評價。

2.我這樣說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何祚庥是產品的實際使用者或消費者,且爲98歲高齡,他是完全有資格評價“助聽器”的實際效果的。

第二,他是一名科學家,他的嚴謹和執着,也必然會促使他對產品進行自主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第三,我個人還以爲,他作爲一個院士,“經濟條件”肯定能保證他使用“品質優良”的高端產品,價格肯定不會成爲影響他消費選擇的因素。高端產品與普通產品的差異,他應該能輕易地比較出來的。

3.另一方面,就項立剛來說,你拿着一款“低價位”產品,讓何祚庥院士對比國外的“高端型號”產品,到底用意如何?其推廣行爲,是否夾雜了商業動機?很值得懷疑!

第一,如果項立剛與產品製造商存在利益關聯,那麼,其私下拜訪何祚庥的行爲,無異於在代企業實施一場廣告宣傳活動,屬於“商業行爲”。

第二,如果項立剛與產品製造商沒有利益關聯,那何祚庥對產品的實際使用感受,爲什麼會引起項立剛的那麼強烈的在意和關注?朋友之間的拜訪過程及相互言論,有必要或能夠公佈於衆嗎?他在公佈何祚庥言論之前,是否徵求過何的意見了?

我不知道雙方事先有無約定。但我總的感覺是項立剛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公佈於網絡。這也是我反感項立剛的原因。在院士那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效果,就和院士翻臉!甚至攻擊院士老人,這不厚道!

三、總結與思考

總之,我不認爲何祚庥對項立剛所推薦的產品,進行“獨立自主的評估”,有什麼問題。

項立剛及個別網友把一個消費者的“產品消費體驗”,上升到“否定、抹黑中國科技”,上升到“是否愛國”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實乃上綱上線,是對消費者何祚庥的不公。

消費品選擇上的自由,是消費者的最基本權力之一!

進一步地,我在想,我如果是何祚庥,可能不會排除依法對項立剛提起訴訟?你擅自在公共媒體上傳播不該傳播的個人隱私,是否涉嫌損害他人的形象和名譽權?

當然,雙方約定或院士同意項立剛對外公佈見面情況,那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