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詐騙別再信!北市府整合查覈資源 全民練就識詐眼

▲詐騙手法百百種,臺北市政府提醒民衆保持警覺,避免掉入陷阱。(圖/翻攝臺北市數位好幫手臉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是否曾收到「市府發錢」或「快分享救人一命」的LINE簡訊?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訊息的傳播速度往往比病毒更快,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騙。警覺到這股風險,臺北市政府主動出擊,從宣導、查覈到司法合作全面着手,並提醒民衆善用五大查覈平臺與警政資源,透過線上平臺、社羣澄清與識詐教學等方式,引領大家一步步破解網路騙局,不成爲假訊息的受害者,守護市民的資訊安全。

查覈資源一次看!5大平臺助攻識破假訊息收到訊息不確定是真是假?別擔心,臺北市政府早就準備好「防詐工具箱」,臺北市府警察局的「防制詐騙專區」出了國內5大事實查覈平臺,包括:.臺灣事實查覈中心(TFC):專業查覈重大新聞、政治謠言。.MyGoPen:專門破解網路流言,尤其是長輩圖或羣組常見謠言。.LINE訊息查證:直接把訊息傳給官方帳號,立即獲得查證結果。.Cofacts真的假的:結合社羣力量,讓網友一起協作揪出假消息。.趨勢科技防詐達人:查網址超強,專門對付詐騙連結和釣魚網站,是點擊連結前的必備工具。

遇到可疑訊息時,多利用查覈平臺比對,只要複製貼上,就能立刻查證,協助判別各種網路謠言、釣魚連結與詐騙手法,降低誤信或受害的風險。現在就把這些網站加入我的最愛,作爲個人的即時偵探工具,隨時過濾真僞。

從查證到澄清!市府即時發聲打擊謠言除了整合資源,協助民衆更方便地找到專業的查覈管道,臺北市政府也以身作則,在官方網站設立「即時新聞澄清專區」,針對熱門謠言、網路誤傳資訊迅速發聲,當有不實謠言冒用市府名義散佈時,第一時間立即透過新聞稿、公報或社羣發佈澄清,例如曾有假冒市府公告的詐騙簡訊流傳,市府立刻發出嚴正聲明,並同步啓動法律追訴程序,有效阻止錯誤資訊擴散。

爲了遏止假訊息傳播對社會造成危害,市府也與檢警司法機關保持密切合作,從源頭打擊謠言,依法追查惡意製造與散佈假訊息者,對潛在不法行爲形成強而有力的嚇阻,從根本上保障市民權益,也捍衛市府的公信力。

全民識詐再升級!「打詐6不」建立防詐體質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覺,不成爲詐騙目標,強化自身的防詐、識詐能力更是關鍵。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官網「犯罪預防宣導專區」經常發佈最新的詐騙手法和預防資訊,包含許多關於辨識假訊息和避免受騙的技巧,也提醒民衆謹記「打詐6不」口訣:.要求先匯款的,不要給.臉書沒藍勾勾,不要點.網路交友借錢,不要信.穩賺不賠羣組,不要加.收到不明簡訊,不要理.要求給個資的,不泄漏

▲▼臺北市政府於官方網站設立「打詐宣導專區」。(圖/翻攝自臺北市政府官網)

透過這些簡單的防詐原則,可以幫助自己輕鬆建立防詐體質,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之外,市府也整理出辨識假訊息的7招實用技巧,提升個人的資訊識讀力、冷靜判斷,不被假訊息牽着走。1、看格式:如果訊息裡錯字連篇、排版怪怪的,就要提高警覺。2、看圖片:照片或影片可能被移花接木,先檢查來源。3、看日期:有些假訊息是舊聞翻炒,時間不對就可疑。4、看來源:沒有可信的單位或數據佐證,就別輕信。5、比交叉:多查幾個可靠媒體的報導,避免只聽單一說法。6、用工具:如LINE訊息查證、趨勢科技防詐達人,都能幫忙快速查真假。7、別亂傳:在沒有確認真實性前,千萬別急着轉傳,避免成爲謠言幫兇。

一起練功防詐!上網查證,假訊息不再害人假訊息就像網路世界的病毒,只要轉傳一次,就可能害人受騙、失去信任。臺北市政府不只建立資訊查覈資源,更透過持續宣導、司法合作與市民教育,打造資訊安全防線。守護你我與家人,從「不亂傳」開始,善用事實查覈平臺,就能練就識詐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