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1.84億組個資外泄「信用卡被盜光」 主流平臺都中招
資安研究員弗勒近日發現,Facebook、Instagram、Google、Netflix等主流平臺的用戶資料外泄。(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隨着網路日益發達,個資外泄事件層出不窮,資安研究員弗勒近日發現,一臺伺服器中存有高達1.84億筆用戶登入資訊,涵蓋Facebook、Instagram、Google、Netflix等主流平臺,甚至包含銀行與政府網站帳號,總資料量達47.42GB,這些資料疑似遭駭客透過名爲「infostealer」的惡意軟體竊取資料,可能導致用戶的信用卡資料外泄,他提醒用戶要定期檢查帳戶安全,啓用雙重驗證,降低個資被盜用風險。
根據《連線雜誌》報導,弗勒(Jeremiah Fowler)在一個未經妥善管理或無人維護的伺服器上發現超過1.84億筆用戶在各大平臺的登入資訊,涉及網站包括Facebook、Google、Instagram、Discord、Netflix、PayPal、X等,總資料容量高達47.42GB。
弗勒指出,除了常見的社羣平臺,這批資料中還包含大量銀行、金融機構與政府網站的帳號資訊,他懷疑這些資料是透過名爲「infostealer」的惡意軟體蒐集,駭客可能利用該程式竊取使用者的信用卡資料、財務文件與個人醫療紀錄等機密資訊。
根據弗勒統計,至少有29個國家的用戶受害,包含美國、澳洲、加拿大、中國、印度、以色列與紐西蘭等地。
弗勒建議,使用者應定期檢查個人帳戶安全,啓用雙重驗證,並刪除電子郵件中存放的敏感文件,以降低個資外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