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誕辰百年座談:追憶藝術人生,傳承精神力量

今年是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聲樂教育家王昆誕辰100週年。7月8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承辦的紀念王昆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召開。會上觀看了《樂壇伯樂 人民歌者》短片,回望了王昆同志爲黨的文藝事業不懈奮鬥的光輝人生。與會人員共同追憶王昆同志的藝術成就,深入研討她爲我國音樂事業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高世名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他表示,王昆先生是新中國文藝發展史的親歷者和重要建設者。作爲歌唱家,她深入民間音樂現場,認真整理民歌的發聲方法和情感表達方式,對中國民族聲樂發展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作爲管理者,她帶領東方歌舞團開拓創新,堅持以創作爲導向的管理運營模式;作爲文藝事業的領軍者,她始終將人才培養視爲自己的責任,不遺餘力地支持和幫助青年藝術人才。我們應當深入研究其藝術成就,繼承其藝術精神,將其中蘊含的理念轉化爲推動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與會人員先後發言,從不同角度追憶了王昆同志的藝術人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聲樂教育家王昆,是歌劇《白毛女》首演時的“喜兒”,也曾任東方歌舞團的團長。

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回顧了王昆的藝術生涯和貢獻,強調她不僅爲人民歌唱,爲時代歌唱,而且始終走在時代前端。田青提到,王昆在流行音樂等領域的前瞻性和勇氣,展示了她的音樂家本色和共產黨員的堅定立場。《人民音樂》雜誌原主編金兆鈞表示,“王昆老師將生命獻給了時代、獻給了人民、獻給了藝術,全社會的音樂工作者都應當受到王老師人格力量的感召,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音樂家的優良傳統。”

在擔任東方歌舞團領導期間,王昆積極推動傳統民族歌舞的創新,大膽引入流行音樂元素。同時,王昆非常重視發掘和培養人才,培養了一批風格各異的歌唱家,爲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舞臺。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聲樂總監、藝委會副主任郭蓉回憶了自己被王昆發現並招入東方歌舞團的經歷,強調了王昆對自己藝術成長的重要影響。她表示,王昆老師不僅注重專業培養,還強調文化學習和政治素養,要求學生了解時政、學習民歌和戲曲,培養全面的藝術人才。

北京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王二妮回顧了跟隨王昆老師學習的經歷。“我正式拜王昆老師爲師的時候,她送了我兩件禮物,一件是她自己的演出服,還有一根紅頭繩。演出服是希望我永遠不要丟掉身上的鄉土氣息。紅頭繩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夠扮演喜兒。”

2011年王昆復排歌劇《白毛女》。“前期,從唱段、道白到熟悉劇本,王昆老師一句一句教我。”讓王二妮印象深刻的是,排練的時候,每天早上9點,王昆就準時到達東方歌舞團排練廳陪着演員排練,從演員的唱腔指導到舞臺表演打磨,她都親力親爲。“王老師那個時候坐着輪椅,從早上到晚上,等到結束的時候她腳腫得特別厲害,即便這樣,她依然每天堅持。”到了演出的時候,王昆也親自到場,“我演的那場謝幕的時候,王老師坐着輪椅來到舞臺上不停的鼓掌,笑得特別開心。那個場景至今難忘,非常地感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