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宏總經理盧志遠 半導體推手 拚的是信賴
圖爲旺宏總經理盧志遠博士。圖/旺宏提供
提到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史,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無疑是關鍵推手之一。早年他以知識分子身分報效國家,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所副所長,並參與舉世聞名的「經濟部次微米計劃」,不僅推動臺灣製程技術走向自主,更見證並促成記憶體產業的發展。對國家與產業的熱情與投入,令人敬佩。
被譽爲「華人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公佈2025年得獎名單,盧志遠博士因在推進非揮發性半導體存儲技術方面的創新和領導地位,榮獲「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殊榮,這項榮耀不僅肯定了他對半導體技術的卓越貢獻,更彰顯了旺宏電子在國際研發舞臺上的堅強實力。盧志遠強調:「旺宏不拚產能、不拚價格,我們拚的是信賴。」這並非口號,而是多年深耕高可靠度應用市場的具體成果。
從車用、醫療到航太,這些系統,容不得絲毫錯誤,所需的並非最快、最大的記憶體,而是最穩定、最精準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旺宏因爲高品質與穩定供貨成爲AI晶片龍頭公司伺服器NOR Flash重要供應商的關鍵。
盧志遠對於人才培育有獨到見解。他認爲,產業發展不能仰賴「一體成型」的萬能型人才,而應從分工與協作出發。
他將人才區分爲三類,天才型:擁有創造力、能定義全新架構與問題的開創者。工程型:擅長實作與穩定量產,能將想法轉化爲實際產品。系統型:熟於整合跨領域知識,能將產品落地於應用情境。
他強調,這三類人才缺一不可,真正能做大事的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們協同合作、發揮整體戰力。
談及先進技術3D NAND研發進度時,盧志遠坦言:「很多廠商的層數雖然疊高了,但成本卻沒降,這並非摩爾定律的本意。」旺宏的策略並非一味堆高,而是追求從根本提升「堆疊效率」,這也就是所謂的位元密度堆疊。
其核心目標是:每增加一層,位元成本就能同步下降,實現技術升級帶來的實質經濟效益。
除了自研技術,盧志遠亦高度重視國際合作。他分享,旺宏與IBM Watson研究中心的合作,已持續逾二十年,並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共同開展新材料與新架構的前瞻研發,讓本土人才同時放眼世界,推動創新。
作爲企業經營者,盧志遠認爲,旺宏很早即創建結合統計與大數據的AI工程資料分析系統,讓營運決策從「靠經驗」轉向「靠數據」,讓跨部門溝通可以「講理」,而非「講資歷」,提升整體效率與決策品質。
在ESG方面,他強調:「工安與環保絕不能省,因爲那是人的安全,也是企業信任的根本。」這不僅體現出他對企業責任的高度要求,也展現其對永續經營的長遠思維。
談及旺宏的未來定位,盧志遠語氣堅定:「我們不是要做最熱鬧的公司,而是最可靠的那一家。」這份自學界走入產業界的初心與堅持,正是旺宏能在全球巨頭環伺下持續穩健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