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博主“碰瓷式”維權?企業“較真”也是一種糾偏
據大象新聞報道,4月5日晚,“胖東來商貿集團”公衆號發佈關於侵權行爲的處理公示,其中顯示,胖東來以名譽權侵權爲由,對“紅內褲”事件博主段某【網名:兩個小段(小)】提起訴訟。
此前,段某曾因指責胖東來“紅內褲掉色”一事引發關注。據媒體綜合報道,2月4日,網紅“兩個小段”在抖音發佈視頻,稱從胖東來購買的紅內褲掉色,使用後出現過敏反應,還表示胖東來工作人員處理方式不當。胖東來當日迅速回應,組建專項調查小組並下架涉事品牌系列產品。2月14日,胖東來發布53頁調查報告,檢測結果爲合格商品,並指出博主在未經鑑定和鑑定結果出具前,定論商品“品質有問題”,且表達過於情緒化,致使胖東來品牌名譽受損,將依法追責。
如今,胖東來說到做到,將“兩個小段”訴至法院,追責金額不低於100萬元。法院最終會如何判決,還不得而知,但企業的較真維權,無疑給這些網紅博主們上了一課,維權也當守好邊界,以事實爲依據是基本前提,不能情緒化誇大其詞,更不能爲博眼球選擇“碰瓷”。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在遭遇消費欺詐、產品質量等問題時,任何消費者都有舉報、監督、批評的權利。毫無疑問,網紅作爲消費者當然也有這個權利。但如何運用好這一權利,也是有講究和分寸的。近年來,隨着短視頻的迅猛發展,不少網紅加入打假行列,但有的也被指動機不純,以維權爲名行引流之實,有的博主甚至屢屢發佈不實內容“碰瓷”企業。這樣的“維權”行爲顯然背離了打假的初衷,不僅損害了商家的利益,也破壞了消費環境的公平與誠信。
然而,面對這類“碰瓷式維權”行爲,許多商家因擔心被過度“曝光”損害聲譽等,往往會選擇“息事寧人”。這種妥協,不僅未能解決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惡意維權”的囂張氣焰。此次,胖東來較真應對,無疑也是對此類行爲的一種糾偏,同時也提醒網紅博主們守好法律邊界,規範自身言行。
此前,在名譽權糾紛案件中,胖東來已有勝訴案例。賬號“小麻子”曾在“抖音”平臺多次發佈惡意詆譭胖東來商譽的不實言論,胖東來將其訴至法院,對方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胖東來各項損失1萬元。
本案的定性定責仍有待法院審理得出明確結論,但本次事件再度引發關注,也是對目前的各種網絡維權現象打了個招呼、提了個醒。對於網紅博主而言,作爲公衆人物,在表達觀點時理應保持冷靜和理性,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爭議。維權就維權,維權不能成爲牟利或者引流的工具,如果摻雜了其他目的,不僅容易被流量反噬,也終將爲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
上游新聞評論員 龍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