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一告別式!家屬淚送行 伴侶曝「最後早餐」心碎貼文惹鼻酸

金鐘主持人王浩一驟逝,享壽68歲,16日在臺北第二殯儀館舉行告別式,伴侶王曙芳含淚送別。(圖/攝自FB@許悔之)

知名作家、《浩克漫遊》金鐘獎節目主持人王浩一,近年長居臺東都蘭,他上個月29日駕車外出途中,因突發心肌梗塞、停靠路邊後離世,享壽68歲。他的告別式16日在臺北第二殯儀館舉行,不少好友和粉絲前來送行,骨灰隨後安置在金寶山萬佛塔。同爲作家的伴侶王曙芳在現場淚別,而她7日所寫的貼文中,盡是思念與不捨。她同時透露王浩一驟逝前,兩人曾一起享用早餐,不料竟成最後一面,尤其當日在尋人找車時,目睹車上現況、痛失摯愛的心碎,更是讓人鼻酸。

長年好友、有鹿文化社長許悔之16日在社羣發文,他寫下,「送浩一兄上金寶山萬佛塔,多念六字大明咒。佛事畢,浩威開車載曙芳和我下山,暴雨臺北。有許多朋友來和浩一兄告別。寫作、主持,四十歲之後的人生下半場,浩一兄活得入味、儘性、精采。文化部贈發了旌揚狀,有如浩一兄於文化之創發因而獲得的勳章。浩一兄,再見了!你會活在好多人和我的心中,溫煦、體貼、敏銳、專注的靈魂是一棵老樹、一顆太陽」。其中也曝光告別式些許場景,現場相當莊嚴,家屬神情萬分哀慼,眼神滿是悲傷。

金鐘主持人王浩一16日舉行告別式。(圖/攝自FB@許悔之)

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右)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王浩一之子王柏舜代表受贈。(圖/文化部)

王浩一兒子王柏舜捧着父親的骨灰進入金寶山萬佛塔。(圖/攝自FB@許悔之)

同爲作家的王曙芳是王浩一的伴侶,她16日向《中時新聞網》澄清,「浩一在心肌梗塞之前,不曾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遷居臺東是爲了談戀愛和生活,而非養病」。另外,她7日在FB粉專「王曙芳.原能量」所寫的貼文中,也透露兩人隱居生活的點滴。她表示,王浩一在她心中就是暖男,時常從菜園剪花插瓶,默默放在她書桌,「 玫瑰、茉莉、玉蘭花、澤蘭....,我常有來自園子的小驚喜,伴我工作。我們隱居在都蘭山上過着小日子,一起眺山望海,看星星和朝陽。生平第一次覺得自己不必逞強,可以放心被寵愛」。

王浩一與王曙芳鶼鰈情深。(圖/攝自FB@王曙芳.原能量)

她敘述,旁人眼中的王浩一是個文史工作者、易經專家和魅力講師,習慣扛下重責的他,口頭禪是:「一人到,千軍萬馬到」。但在王曙芳心中,王浩一卻很不一樣,「在我眼中,浩一是閨蜜、摯友、靈魂伴侶和守護者。他是頑皮的大男孩,精力無窮的過動兒,願意冒險和嘗新。我一時興起想去造訪的地方,他總是說好,鞋子穿了就走。我們兩人默契十足,配合無間」。

王浩一在王曙芳心中是個大暖男。(圖/攝自FB@王曙芳.原能量)

王浩一曾多次對王曙芳說:「我一定是做了許多好事,才能在晚年遇見你,有這麼好的姻緣,和這麼美的地方,可以生活和創作。」但王曙芳卻覺得自己纔是有福氣,因此能遇見對方,「和他在一起我像是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一角,人生圓滿地滾動起來。原以爲我們就會這樣,一直慢慢滾動下去,死生契闊,白首偕老。沒想到幸福驟然劃下句點」。

她回想起王浩一驟逝的當天早上,兩人還一起在餐桌面對面享用早餐,沒想到竟是最後一面,從此天人永隔。「第一次,他不讀訊息、也不接電話,斷了連結。我報警找浩一的車,等我到他停車的地方,他早已無意識,車沒熄火,冷氣呼呼吹着,死因是心肌梗塞。我拉着他的手搓揉,一遍遍叫喚他回家,他垂着臉不再應我。我的心疼痛爆裂成碎片」。後來看到王浩一最後採買的東西,竟是「一日手作」的三袋麪包,掉落在副駕駛座下方,「兩袋是他最愛的厚片吐司,一袋是我最愛的牛角麪包。他心裡仍想着我們明日的早餐。不知道爲什麼,這讓我心裡有些安慰與感傷。」

王浩一和王曙芳感情深厚,王浩一驟逝前,兩人還共進早餐。(圖/攝自FB@王曙芳.原能量)

直到6日,王曙芳還收到王浩一請託友人捎來訊息,他說:「我的離去,是我們靈魂轉世之前的約定。你是來幫助我學習愛的課題,我是來幫助你學習分離的課題。如今,我已經完成我的學習,謝謝你」、「你要看着我們擁有的,不要想像我們失去的」,讓她不禁悲從中來:「這一題,太難!這一題,太痛!」。該貼文曝光後,涌入許多好友與粉絲的關懷,紛紛留言打氣,希望她早日走出失去摯愛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