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騙局又見新型“套路”:退貨未成,險“倒賠”十五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俞金旻)網購商品質量有問題退貨看似平常,卻滋生“新騙局”。7月9日,上海嘉定警方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披露,在開展反詐勸阻過程中,遇到了一起新型網購騙局,允女士險些退貨不成“倒賠”十五萬。

6月,嘉定警方接獲線索稱,允女士疑似在網絡購物過程中遭遇騙局,民警趕到居民家中開展調查。見到民警到來,允女士頗感意外,得知來意後更是感覺莫名。經過詢問後民警瞭解到,允女士近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手持電扇,可誰知收到貨物後卻發現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無法使用,於是通過快遞盒內的售後服務卡嘗試與商家聯繫退貨事宜。客服人員在大致問明情況後立刻表示可以進行退賠服務,但需要允女士掃描服務卡上的二維碼入羣。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後,允女士發現自己實際加入了一個“網絡短劇創作推薦羣”中,正在納悶之際,很快被羣內各種“看短劇賺零花錢”“刷劇得返利”等廣告吸引。

在羣內“導師”的一步步誘惑下,允女士不僅沒有完成商品的退賠,反而還從銀行取現15萬元,準備通過線下寄送方式交到對方指定收貨地址,開通更大“刷劇盈利”權限。

民警當着允女士面重新登錄網店,發現該店鋪已經註銷,再聯想到花8.8元購買的電扇,非但沒有因爲質量問題獲得應有的賠付,甚至短短几天內差點莫名“倒賠”出去15萬元錢款,允女士終於醒悟過來自己是真的遇到了騙子。她慶幸民警及時上門勸阻,這才免遭損失。

在近期工作中,嘉定警方發現了一種新型詐騙圈套,騙子通過故意網售劣質商品引發退換貨,以掃碼入羣進行退賠爲由,誘導購物者實際進入“刷單返利”“投資理財”等事先佈置好的聊天羣中,進而利用“高返利”“高回報”實施詐騙。

民警提醒,要通過正規網購平臺下單購物,遇到商品質量問題後,通過平臺官方渠道進行售後維權,切勿輕信商家所謂“客服人員”的花言巧語,以免落入圈套中,退賠未成反“倒賠”。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