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一堆美食含泡打粉「蟑螂不吃,人也不該吃」 醫破解謠言曝真正風險

蛋糕卷外觀蓬鬆誘人,其實是泡打粉在烘焙過程中產生氣體所致。示意圖/ingimage

近日Threads上瘋傳一段影片,聲稱「蛋糕、油條、甜甜圈含泡打粉,連蟑螂都不吃」,甚至將此與臺灣洗腎率、大腸癌盛行掛勾,引起不少討論。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直言,內容錯誤百出,「你又不是蟑螂,何必擔心脂肪會被分解?」

影片中,食安權威文長安教授指出,泡打粉含碳酸氫鈉,與肥皂成分相似,會分解脂肪、破壞昆蟲氣孔,因此「人也不該食用」。對此杜承哲表示,實際上小蘇打在烘焙過程中與酸鹼中和,只留下氣體讓麪糰膨鬆,成分早已失去作用,不可能在人體內分解組織,「真正的問題是高熱量與高糖分,吃太多會變胖,這纔是健康隱憂」。

另外影片也提到,食品酸鹼調整劑會「穿過胃酸,破壞腸道菌叢」。杜承哲反駁,人體十二指腸會分泌鹼性消化液,維持腸道酸鹼平衡,避免腸道變成胃酸環境,適度酸性反而有助抑制大腸桿菌繁殖。臨牀研究更指出,長期濫用制酸藥物,纔會導致腸道菌失衡、增加感染風險。

不過,內容提及「高糖飲食與癌症風險相關」這點,杜承哲表示認同。他提醒,無論是罹癌或癌細胞擴散,高糖飲食確實被證實有影響,真正該注意的是日常飲食均衡、多攝取蔬果、少吃紅肉,而不是被所謂「酸鹼值陰謀」誤導。

醫師呼籲,面對網路流傳的「恐嚇式」影片,即便打着專家名號、內容說得頭頭是道,也務必保持查證態度,不要被片面說法嚇到。網友更戲稱,「蟑螂不碰肥皂,所以人類是不是也不能洗澡?」提醒大家冷靜看待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