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副總統勘災要災民迴避? 蕭美琴澄清:願傾聽!從沒要求迴避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洪峰沖毀馬太鞍溪橋,大水漫入光復鄉市區,副總統蕭美琴前往光復鄉公所視察災情。(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近日各界捐物資、當志工一起協助災區重建。在此同時,網路上流傳一段電視媒體訪問災民的影片,指稱因副總統蕭美琴前往勘災,竟要求災民迴避,離開會議室;對此,蕭美琴28日澄清,她從未進去或要求使用會議室,她也都願意傾聽災民意見,沒有要求災民迴避或移地。
網路上流傳一段剪輯影片,是電視臺記者訪問災民的片段。災民指出,他們被要求到三樓去迴避,因爲副總統蕭美琴要到,要使用會議室,讓他們非常不滿,疑惑爲何大官來了要避開,應該要讓他們知道災民現在的現況。
對此,蕭美琴28日發出澄清,強調她到花蓮勘災,爲把握時間並瞭解地方救災情形,曾至光復鄉公所外停車場向鄉長詢問關心,因鄉長反應公所自身受損嚴重,影響運作,於是到門口瞭解內部泥沙淤積情形,並未進去或要求使用會議室開會。
蕭美琴指出,在勘災期間相關協調會議,包括昨天(27)邀請中央和地方官員民代一起坐下來協調,都在中央前進協調所進行。
蕭美琴表示,她至地方勘災,都以救人優先、災民優先爲原則,避免行程干擾到救災。而爲了掌握救災需求並協助關懷,無論是到收容中心或其他地點,也願傾聽災民意見,沒有要求災民迴避或移地。
蕭美琴說,此時災民生命財產損失嚴重,相關心情抒發她都能體會與理解,也盼積極透過政策以及資源的有效媒合,緩解災民的不便與痛苦。但是媒體進行相關報導和傳播,應以事實爲基礎並進行查證;如果相關報導被斷章取義和扭曲,造成社會對政府誤解和對立,無助協助災民生活復原。她呼籲希望各界以同理心,在這個時間點以解決問題爲優先,團結互助,才能克服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