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打新冠疫苗引發「渦輪癌」 醫解析3原因:淋巴腫被當癌
▲網傳接種新冠疫苗會引發「渦輪癌」,遭腫瘤科醫師駁斥。(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最近網路流傳「渦輪癌(Turbo Cancer)」一詞,聲稱打新冠疫苗會使癌症的病程變快,像裝渦輪引擎一樣加速惡化甚至奪命,對此腫瘤科醫師說,這並非正式醫學名詞,是反疫苗社羣自創的說法,目前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
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吳教恩在臉書粉專「腫瘤科吳教恩醫師」提到,會出現渦輪癌的說法,原因可能是「時序巧合」,有人打完疫苗剛好被診斷癌症,誤以爲有關;也可能是「影像誤解」,接種後腋下淋巴結腫脹,正子攝影可能出現亮點,被誤判爲腫瘤;或可能是「個案放大」,少數案例遭媒體報導,缺乏統計佐證。
吳教恩指出,在癌症臨牀治療中,病人腫瘤改善、穩定或惡化大約各佔3分之1,例如腸胃道癌症中的胰臟癌、膽管癌,2到3成患者在治療後腫瘤惡化,甚至少數加速惡化,這是疾病自然進程,不能歸咎於疫苗,但病人若剛好在接種後病情惡化,往往被誤解有因果關係。
針對癌症發生率,吳教恩強調,統計並未顯示異常上升,若每年新增約5%的癌症個案,接種疫苗並未使發生率從5%跳到10%,另根據臺灣癌症登記資料,癌症發生率持續緩升,速度與過去一致,沒有暴衝。
吳教恩表示,臺灣約9成民衆已接種新冠疫苗,若這疫苗真會引發癌症,數據應會出現大幅異常,但事實無此現象,甚至部分癌症還下降,這些數據都顯示新冠疫苗與癌症發生無關。
吳教恩提醒,對癌症患者來說,接種新冠疫苗能降低因感染新冠而導致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未打疫苗則確實有人因感染而病情惡化、死亡,所謂「渦輪癌」只是陰謀論,民衆別被網路謠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