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日中關係改善 對臺海穩定有利
旺報社評
日本參議院 7月27日將改選,對石破茂與自民黨而言,這場選舉只能勝不能輸。回顧自民黨「餐券回扣事件」事件爆發以來,不但「安倍派」瓦解,「安倍獨強」10年格局告終,聯合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於2024年10月衆議院選舉更遭挫敗,失去過半席次,所幸立憲民主黨等在野勢力無法整合,「自公聯立政權」得以延續,石破茂首相得以續任,但日本政治進入任何黨派皆未掌握衆議院過半數席次的「懸浮國會」(hung parliament)狀態。
對美貿易談判不能輸
石破內閣爲弱勢執政,在野勢力若提「不信任案」即可能倒閣,屆時不是解散衆議院交由民意裁決,即是石破下臺,由國會多數聯盟另推首相。石破茂如履薄冰,事事與各方勢力協商、妥協,難如「安倍獨強」時期大開大闔展現個人執政風格,因而施政缺乏亮點,內閣支持率始終處於相對低點。
日本「共同社」最新民調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爲32.6%,未持續探底進入「危險水域」,較前次3月民調的27.6%支持率顯著回升5%,此應爲民意對石破茂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所展開的美日貿易談判之肯定,近半數受訪者認爲「沒有其他適合的首相人選」,日本在美日貿易中無陣前換將之可能。
然而,民意對石破的經濟政策不抱期待,此反映在肩擔家計的年輕及壯年族羣對內閣的支持率僅24.7%及33.9%,石破須挺過美日貿易戰,才能在7月27日的參議院大選中存活。自、公兩黨若失去參議院多數,加上衆議院的「懸浮國會」困境,「自公聯立政權」勢必無法續命,必須解散衆議院重新大選,自民黨可能第三度在野。
石破內閣不僅是脆弱多數,石破個人在黨內亦缺乏派系組織性的奧援,但黨內山頭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落井下石逼宮,「舊安倍派」的西田昌司等少數參議員要求石破下臺,但不成氣候。民意對「餐券回扣事件」的審判尚未結束,高市早苗等「安倍派」舊部及小林鷹之、小泉進次郎等黨內少壯派雖對首相大位躍躍欲試,亦只能效法德川家康「靜待時機」的智慧,若操之過急自民黨可能在選戰中團滅。
石破能否在7月參院選舉前拿下美日貿易戰的勝績,將成爲能否再造執政基盤的關鍵。石破以堅守國家利益爲前提,不急於與川普政府達成經貿協定,但談判有時間壓力,不可能久拖不決。石破計劃於6月底前赴美再會川普,屆時談判應有結果。日本首相官邸官員指出,川普的高關稅政策,使多數日本人憂慮經濟前景,若能提出打動選民的經濟政策,石破內閣即能重振旗鼓。
參院改選農業區關鍵
自、公兩黨在參議院非改選的議席中佔75席,維持過半的125席須贏得50席,門檻不高,其中32個單一席次的「一人選舉區」爲選戰勝負所在。「一人區」悉數爲農業縣,岸田文雄領軍的2022年參議院選戰,自民黨在32個「一人區」奪下28席,取得參議院席次的絕對優勢。石破在對美貿易談判中,若未能守住農產品貿易的底線,因而失去「一人區」選民支持,選後很可能得交出政權。
石破一手抵擋美國總統川普的擴大美國白米、牛肉等農畜產品輸日的要求,一手向北京爭取開放因福島核電廠廢水排海而遭禁止輸中的日本水產品,並恢復日本產牛肉的進口。率團訪中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4月29日拜會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時表示,日本重視基於規則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企盼中國亦盡到與經濟大國相符的責任。
日本採取「雙軌貿易戰略」應對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摸索擴大美國之外的自由貿易圈,其中包括聯結中國的自貿架構。重開日本農水產品出口中國,應是石破茂的敲門磚。石破此舉不僅是中日關係改善與否的具體指標,亦是參議院選舉勝選的密碼。若石破無功而返,無疑對參議院選舉構成負面影響,中日關係改善亦難以得到日本民意的支持。
師承田中角榮的石破茂若能安度參議院大選考驗,將有助於日本與中、韓歷史和解,助勢《中日韓自貿協定》。在川普打破全球經貿規則之際,石破致力於改善中日關係,不僅兩國可以互惠共贏,對臺海轉趨穩定也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