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預告全球買單!川普關稅及美元走向 FED準理事早說了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爲經濟施政要點,加徵全球貿易伙伴關稅。事實上,有川普國師之稱,獲川普提名爲聯準會(FED)理事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早在4月演說時,就闡述了川普這次打關稅牌和貨幣牌背後的理念。(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爲經濟施政要點,透過對等關稅政策,要求全球貿易伙伴分擔美國長期負擔的成本。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時,如今獲川普提名爲聯準會理事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米蘭(Stephen Miran)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演說中,就闡述了川普掀起的這場「經濟革命」。

身爲降息派的米蘭強調,透過關稅與談判,可重塑貿易與金融體系,並解決美元過強與貿易逆差問題,以確保美國的領導地位。米蘭指出,美國長期提供全球軍事安全保護傘,締造和平時代;而美元與國債作爲儲備資產,支撐着全球貿易繁榮。然而,美國卻因此付出高昂的成本:軍費重擔壓在納稅人身上,美元儲備地位導致貨幣扭曲與貿易逆差,重創制造業,美國勞動人口下降逾1/3,而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佔有率則銳減了40%。

他以中國與巴西的美元交易爲例,說明美國間接爲非美國人貿易繁榮買單,但卻因中國操縱貨幣、補貼產業等不公平行爲,付出更大代價。

*關稅:讓全球貿易伙伴分擔的利器

川普政府推出「對等關稅」,針對貿易逆差國徵收從10%—50%不等的關稅,好讓各國分擔成本。米蘭反駁傳統經濟學者對關稅的負面看法,強調美國身爲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需求彈性高,可轉向國內或友好國進口,而出口國如中國因工廠固定,難以調整供應鏈,關稅成本多由中方承擔。而美國透過這次加徵關稅,將進一步降低國債、房貸利率,刺激經濟,併爲財政部創收,減輕美國納稅人負擔。米蘭強調,關稅不只是爲了收入,更針對貨幣操縱、補貼等不公平行爲。

*中國的經濟弱點

米蘭分析,中方經濟依賴出口與過剩產能,近年經濟疲軟只能靠過度投資支撐,而美國市場對它至關重要。他認爲,關稅對北京尤其有效,因爲對方難以找到替代市場,無論東南亞或非洲等地,都無法吸收其鋼鐵、電動車等過剩產能。川普的關稅政策利用美國市場槓桿,施壓中方重商主義,同時要求盟友合作,以對抗中方的不公平貿易行爲。

*美元與貿易再平衡

米蘭特別指出,美元主導地位應長期維持,但相關副作用,如貨幣扭曲與貿易逆差等,需要透過負擔分擔減輕。他否認政府有意弱化美元,但主張透過關稅、要求外國開放市場、增加國防支出、赴美設廠或直接支付等方式,讓其他國家分擔成本。

此外,米蘭迴應了各方對關稅公式的質疑,承認這是由川普政府內部其他成員針對貿易逆差這「國家緊急狀況」所提出。

他強調,貿易逆差是公式的核心,因爲這是緊急狀態的基礎。他建議外國政府提出全面方案,如降低補貼、停止貨幣操縱、加強智財保護等,以達成互利協議,以確保美國繼續提供全球安全與金融穩定。而關稅收入將支持減稅與削減赤字,提升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盟友合作與全球貿易新秩序

米蘭坦承,美國全面加徵關稅,可能引發歐洲等盟友反彈,建議在談判中納入盟友支持,共同對抗中方的重商主義行爲。他認爲,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遊戲規則已無法因應中國的補貼與市場封閉,形同「近乎死亡」。中國透過「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與金磚國家聯盟,試圖建構排除美國的替代經濟圈。他說,美國應考慮重建規則基礎的貿易秩序,未必要排除中國,但需確保公平競爭。他對川普的談判能力信心十足,指出他第一任期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本可帶來顯著成果,卻因中國未履約,加上拜登政府忽視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