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半夜翹家藏隔壁鞋櫃 鄰居被嚇壞認成狐狸急通報
1只浣熊日前「翹家」,潛藏在新北市中和區民富街曾姓民衆住處鞋櫃裡。(圖/新北市動保處)
1只浣熊日前「翹家」,潛藏在新北市中和區民富街曾姓民衆住處鞋櫃裡,曾姓民衆發現小浣熊,靠近時一副齜牙裂嘴像要咬人兇狠模樣,以爲牠是狐狸,嚇得趕緊通報動保處。動保處人員抵達現場發現,浣熊身上有注射寵物晶片紀錄,透過電腦資料查詢聯繫,瞭解原飼主就住在附近隔壁棟公寓,並於當日迅速領回。
飼主許先生表示,浣熊趁家人夜晚睡覺時,牠打開籠舍門栓偷跑出來找東西吃。然後推開落地窗鑽出,沿着陽臺攀爬鐵柵登上樓頂陽臺,一路翻牆潛入鄰居門口鞋櫃內躲藏。早上鄰居出門時發現,誤認牠是狐狸,通報動保處帶走。
浣熊並不是熊,它屬於浣熊科,只算是熊科親戚,在動物界號稱蒙面小賊的頑皮鬼。(圖/新北市動保處)
保員程沛宏表示,嚴格說浣熊並不是熊,它屬於浣熊科,只算是熊科親戚,在動物界號稱蒙面小賊的頑皮鬼。原產地在美洲,是一種聰明又破壞力超強的動物。飼主經歷這次翹家事件,除將加強籠舍上鎖、關妥門窗外,也決定安裝電子定位項圈,以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動保處說明,浣熊的浣字有「洗」的意思,源自於牠喜好將食物等物品丟入水中淘洗。浣熊爲夜行性動物,因視力不佳,要靠5根手爪敏銳觸覺神經藉由水滋潤增進辨認食物能力。讓飼主們最傻眼常遭遇發生的是牠把家人錢包、手機丟入水中洗一洗愚蠢行爲,令人又氣又好笑。
動保處指出,目前臺灣飼養浣熊並無違法,但自2022年已將其公告爲禁止輸入至臺灣的物種,因此民衆若在市面上看到浣熊販售或認領養,應留意其來源是否爲合法,避免捲入走私或觸法行爲。
動保處說,防止家中寵物不慎走失,民衆可於上班時間至新北市各區動物之家或去住家附近動物醫院注射微型晶片可協助辨識身分物歸原主。若發現住居或戶外發現動物遭受傷害,也可直撥1959動保專線或動保處通報電話(02)29596353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