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夫妻「精卵同衰退」案例增 醫:30歲前一定要檢查卵巢
▲愈來愈多人晚婚晚生,夫妻雙方同時有不孕問題的情形日益普遍,醫師建議及早檢查精、卵功能更有助備孕。(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臺灣晚婚晚生趨勢明顯,苦於不孕的伴侶愈來愈多。醫師說,以往不孕問題多聚焦於女性,後來男性不孕也漸受重視,不過如今雙方精、卵條件都欠佳的案例持續增加,建議女性若不排除懷孕,在30歲前先檢查卵巢功能,男性則宜於生育前做好精液檢測,不要等年齡漸長、想生小孩前夕才爲此焦慮。
針對伴侶的精、卵功能皆早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吳彥蓁說,現代社會晚婚晚育的情形日益普遍,加上壓力等環境因素,這不只卵子、對於精子品質也會有影響。
吳彥蓁以34歲的小雯(化名)爲例,指小雯結婚不久後便開始備孕,但一年半過去,卻遲遲沒有好消息,這使她感到焦慮,也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於是在朋友建議下,和先生一起去做婚後孕前健康檢查,結果出乎意料,因爲不只自己的卵巢功能非常低,明顯不如同年齡女性,確診爲卵巢早衰,而且連先生的精子也不佳,不僅檢出精蟲數量偏少,活動力也差。
對於小雯這對夫妻的懷孕機會,吳彥蓁說,由於精、卵的條件都不佳,自然受孕機率微乎其微, 故建議直接進入試管嬰兒療程,2人也接受;經過一系列的排卵刺激、 取卵,並透過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取精,再進行體外受精後,這才成功懷孕。
針對婚後孕前健檢,吳彥蓁說明,凡設籍臺北市,已結婚但尚未懷孕的新婚夫妻,可申請這項由臺北市政府提供的健檢補助,其中重要檢測包括女性的卵巢功能(AMH值)檢測,及男性精液分析檢測,可提早了解生育狀況,並及早處理潛在不孕問題,提醒有生育計劃且符合資格的伴侶,都能借此健檢提前規劃懷孕與可能的治療。
吳彥蓁表示,透過婚後孕前健檢掌握生育機會,並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的療程,往往能事半功倍,協助自己與伴侶早日迎接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