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點交 臺中會展中心年底開幕

丹娜斯颱風挾帶暴雨,爲場館進行「極限壓力測試」,屋頂一度涌入高達1600噸雨水,預計7月15日前完成展覽棟與會議棟3處樓層、地下室等7處機房改善,交貿協進場。 圖/楊瓊瓔提供

臺中會展中心經連日豪雨「極限壓力測試」後,市府與接手營運的外貿協會完成建築等19大項點交,貿協7月15日進場裝修,宣告邁入營運籌備階段;經發局昨指出,預計11月21日試營運、12月28日開幕首展登場。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近期受颱風「丹娜斯」外圍環流影響,暴雨造成屋頂瞬間涌入高達1600噸雨水,堪稱實地「極限壓力測試」,場館展現結構與排水系統的即時應變力,預計7月15日前完成展覽棟與會議棟3處樓層、地下室等7處機房空間改善,即由貿協接手裝修。

配合點交時程,貿協已自1月起陸續派駐人員進場熟悉場館系統,包含保全、維運與行政人員等,5月初起至近日與市府團隊召開7次以上點交作業會議。

市府經發局、建設局、都發局昨與貿協聯合訪察會展中心現場,立委楊瓊瓔長期居間協調地方與中央相關事務,一行人昨會勘點交成果。經發局長張峰源表示,未來若一切順利,11月21日將取得使用執照試營運,12月28日正式開幕,舉辦首場展覽活動。

貿協指出,場館裝修將由具有豐富展覽經驗的團隊進行,優先完成展覽棟1樓,並同步強化照明、無線網路、視聽設備與會議空間,迎接年底首波展覽潮。

楊瓊瓔表示,會展中心啓用後,預期將吸引國內外專業展覽、會議與企業活動進駐,進一步帶動中部會展經濟與臺中機械產業升級發展。她透露,貿協原訂投資金額3億元,後因原物料上漲與裝修需求增加,總投入金額提升至4.5億元。

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爲中部規模最大展場,總佔地9.8公頃、樓地板面積13萬平方公尺,可容納1600個攤位、5000個會議席次,整體規劃融合綠建築理念與彈性空間設計,未來可容納逾萬人。

張峰源補充,截至目前,2026年度場地已接獲41場展覽申請,含9場專業展、32場消費展,另有20件活動預登記,幾乎每日平均接到兩件申請案,展現市場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