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中國業務版圖生變

本報記者 張漫遊 北京報道

部分外資行正通過併購逆勢擴張,擴大中國的個人業務版圖。

近日,富邦華一銀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邦華一銀行”)稱,將受讓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銀行中國”)的中國個人業務。對此,富邦華一銀行方面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此舉是出於戰略轉型考慮,此次交易着力於進一步擴大零售業務規模,平衡公司和零售業務發展與收益來源。

外資行在中國戰略呈現出分化,有的外資行收縮戰線聚焦對公業務,有的外資行則深耕零售與財富管理賽道,以差異化定位爭奪市場紅利。

業務轉讓加速戰略聚焦

在採訪中,富邦華一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此次受讓大華銀行中國個人金融服務業務是出於戰略轉型考慮,此次交易着力於進一步擴大零售業務規模,平衡公司和零售業務發展與收益來源,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經濟規模和效益,發揮綜效,爲客戶提供更多元的金融產品及便捷的金融服務,也展現富邦華一銀行持續深耕中國內地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這已經不是富邦華一銀行第一次受讓其他外資銀行的中國個人業務。2024年,富邦華一銀行還承接了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個人信用卡應收賬款和無擔保貸款。

對於花旗的收購,富邦華一銀行方面告訴記者,該行亦是出於戰略轉型考慮,持續推進平衡公司和零售業務的策略,富邦華一銀行通過新增花旗按揭和信用卡資產,帶動銀行零售業務規模的成長。隨着客戶基盤的增長,也藉此增加交叉銷售機會,爲客戶提供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深化服務。

同時,富邦華一銀行正在擴大在中國的經營版圖。

2024年12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佈的行政許可文件顯示,浙江金融監管局批准富邦華一銀行籌建杭州分行,籌建期爲自獲准籌建之日起6個月。這意味着富邦華一銀行將營業網點擴展至全國14個城市。

談及在中國個人業務領域富邦華一銀行的發展目標,該行稱,此次交易着力於進一步擴大零售業務規模,均衡業務發展與收益來源。未來將持續推進零售業務發展,提升銀行零售業務的經濟規模和經營效益,強化公司競爭優勢,更好地爲本地和跨境客戶創造價值。

差異化競爭成突圍關鍵

與退出者相反,一批外資行正通過戰略併購與科技賦能,逆勢擴大個人業務版圖。

2024年,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匯豐中國”)宣佈,已完成對花旗中國在中國內地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的收購。隨着交易的完成,匯豐中國已承接花旗在全國11個主要城市的個人財富管理客戶及相關資產。同時,超過300位花旗原相關員工也已正式加入匯豐。

匯豐中國此次收購花旗中國在中國內地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是匯豐中國在中國財富市場佈局的重要一步。

“作爲匯豐中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收購將提升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爲進一步增長提供新的動能。”匯豐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王雲峰說。

2016年,星展銀行收購了澳新集團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多地的零售和私人銀行業務。

彼時記者從澳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方面瞭解到,澳新銀行雖然在亞洲建立了盈利的零售以及私人銀行業務,但由於規模不夠大,使得該行並不具備競爭優勢,而建立一個更精簡、更高資本效益以及更平衡發展的銀行是澳新銀行的戰略重點,澳新銀行將轉向專注於更有競爭優勢的領域,比如企業金融業務方面。

業內人士認爲,未來外資行需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在細分市場中打造核心競爭力,方能在複雜多變的中國金融市場中站穩腳跟。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