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入瓊“辦事成本基本爲零”

作爲一家外資企業的負責人,何金強的工作常態是“滿世界飛”。

“即便在境外,也能隨時隨地登錄‘海南e登記’平臺在線辦理登記業務,給我們省了不少事。”何金強說,放在以前,他只能在境外打印材料,完成公證、簽字後再寄回國內找人代辦。

從“找代辦”到“在線辦”,變化始於海南推行的外資企業登記“五位一體”改革。

率先在全國推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簡化版公證文書,推動部分外資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辦理,簡化外資企業設立登記材料、事項和流程,實施外國企業直接登記制度,構建企業開辦、變更、註銷“三個一件事”+“免申即享”服務鏈……近年來,海南推行外資企業登記“五位一體”改革,通過減材料、減環節、優服務,持續提升外商投資創業辦事便利度。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實有外資企業10604戶,同比增長15.64%,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打通堵點,業務“隨時辦”

境外投資者在海南辦理企業登記業務,難不難?起初,美國公民石先生的回答是:有點難。

“原先我只能在境內找人代辦。”更讓石先生苦惱的是,這一過程中,他不僅要將相關申請表單下載、打印、簽字後再掃描上傳,還需提交自然人身份附加證明文件材料,“申辦該文件通常要耗時1個月到3個月,花費上千元的費用,辦事成本非常高。”

自己辦不了、動輒還要折騰幾個月,事情究竟堵在了哪兒?

“此前境外自然人投資者無法在‘海南e登記’平臺完成在線身份認證、電子簽名,這才導致外資企業登記網上辦事流程不暢。”海南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局局長陳術穎表示,爲破解這一辦事堵點,該局積極對接公安、移民管理等部門系統,通過“數據跑”持續拓展境外投資者身份覈驗渠道,一旦比對成功,系統即可自動生成電子簽名。

不久前,石先生再次辦理海南公司的登記業務,體驗感大爲不同:自己持有效證件登錄“海南e登記”,即可全程電子化辦理業務,且已實現在線身份認證,無須再額外提供自然人身份附加證明文件材料。

“辦事成本基本爲零!”他直呼。

如今在海南,港澳居民持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持來往大陸通行證、外國人持永久居留身份證、華僑持護照、港澳臺同胞持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均可通過“海南e登記”平臺全程電子化辦理業務。

即便不在海南,企業登記業務依舊能實現“在線辦”“隨時辦”。

陳術穎說,考慮到不少投資者長年在境外生活或出差,該局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打通“海南e登記”境外登錄通道,並推出雙語版電子表單,極大提升投資者辦事便利度和體驗感。

刪繁就簡,辦事更“無感”

50餘頁,立減至8頁!不久前,來自香港的投資者詹先生到海南辦理企業登記手續時,見證了一場證明材料“大瘦身”。

“過去,我們到海南辦理相關業務時,要先到香港公證人協會、中國法律服務公司開具主體資格證明。”詹先生吐槽,這份證明足足有50多頁,他們得一頁頁掃描上傳至“海南e登記”平臺,或到屬地窗口提交,“特別不方便。”

證明材料能否再少些?辦事流程能否再優化?

“我們積極爭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支持,在海南試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簡化版公證文書,將這一公證文書由50多頁壓縮至8頁,並推行簡化版公證文書電子化流轉。”陳術穎表示,如此一來,企業不必再手動上傳,直接在系統上輸入公證文書編號即可,進一步提升了辦事效率。

“刪繁就簡”的,不僅是這份公證文書。

爲進一步推動外商投資便利化,我省充分運用海南經濟特區立法權及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制定權,先後出臺《海南經濟特區外國企業從事服務貿易經營活動登記管理暫行規定》《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率先實施外國企業直接登記制度,並將減少設立外資企業登記材料、事項和流程等改革舉措固化爲法規。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時需要變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往提交變更申請後還得等着註冊專員審覈通過。”詹先生注意到,如今,企業將這些變更事項自主公示即可,不再需要提交任何材料。

更便利的,不僅是“准入”這一環。

以企業視角爲牽引,海南還上線外資企業開辦、變更、註銷三個“一件事”,實現外資企業業務“串聯分頭辦”變爲“並聯集成辦”。

“我們探索開展‘免申即辦’特色服務,實現許可證變更、註銷免於申請、免於提交、免於審批和零跑動、零材料的‘三免兩零’無感辦理服務,辦理環節由5個壓減至1個,材料壓減超77%。”陳術穎表示。

來瓊投資更便利,吸引外資持續“加倉”。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投資海南的國家(地區)已由2018年的43個增至目前的176個。

記者 李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