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期、現貨同步翻空!中秋變盤真要變盤?「3檔外資單週狂敲10萬張」國民ETF慘遭倒貨 慘淪賣超王
外資單週減碼340.13億元、投信賣超227.93億元,僅自營商站在買方市場。(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股上週五(26日)在臺積電(2330)領跌之下,加權指數終場下跌443.53點,收在25,580.32點,失守26,000點整數關卡,連5日線、10日線全丟失,累積一週漲點僅1.95點、漲幅0.01%,周線驚險連5紅,中秋變盤疑慮再起;法人認爲,行情大漲後的震盪難免,近期震盪可視爲技術性修正;除個別產業外,整體基本面正向,展望後市仍可期。
觀察三大法人單週籌碼動向,外資減碼340.13億元、投信賣超227.93億元,僅自營商站在買方市場,單週加碼204.12億元;外資上週五臺指期空單未平倉餘額2萬5,119口,較前日增持空單3,340口,相較於前周19日的臺指期未平倉部位1萬7,603口,外資周減持空單達7,516口,現貨、期貨操作同步翻空。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短線來看多方氣勢仍強,第三季拉回風險已大幅下降,AI相關供應鏈今年前8月營收多維持高雙位數成長,且輝達(Nvidia)GB300也將開始出貨並進入放量階段,以及伺服器價格對於電源、散熱配置的轉變趨勢,臺廠相關族羣可望持續受惠。
臺積電從8月的1,200元起漲,在上週改寫1,355元新天價後拉回,單週股價仍上揚2.77%,且周K線有四連紅,表現強過大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許多人質疑臺灣過度依賴臺積電(TSMC),甚至批評「臺灣只是臺積電的一個人的武林」,但事實上,大家都忘了隱身在臺積電供應鏈後面的數百家供應商在支撐;並以智邦科技爲例,當年股價跌至僅剩 4.98元,如今因成爲資料中心建置交換器的主要供應商,今年股價一度突破千元,成爲AI產業鏈的最佳寫照。
(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勞退該自提6%?複利達人列舉3大好康「最肥領錢法也全說了」1關鍵提前退休反而更賺
年輕all in、中年降槓桿…IC工程師40歲前退休:用 「生命週期投資法」跳脫窮忙
臺積電太神了!目標價直衝天際2,000元?「存股族上車來得及」長線定存股必賺完整名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