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碼亞股 最愛臺灣

關稅衝擊逐漸降低,外資上週對新興亞股買多於賣,以對臺股買超10.7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南韓的7.1億美元、印度的5.3億美元;賣超則以印尼及馬來西亞的1.2億美元最多。

新興亞股上週漲多於跌,以越南大漲5.1%最強,其次是南韓漲4%,只有印度及馬來西亞收黑,分別跌1.1%、0.9%。

今年來,外資對新興亞股全面賣超,但賣超金額持續縮減,以南韓遭賣超85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印度的78億美元、印尼的35億美元。

今年以來,新興亞股以南韓漲33.4%最優,再來是越南的16%、印度的5.1%,但泰國大跌18.3%最重,其次是馬來西亞跌6.3%。

越南股市今年來漲逾16%,衝到近三年波段新高。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隨着市場對關稅議題關注度逐漸下降,投資人將目光逐步轉向基本面。

越南下半年可望受惠於三利多,即貨幣寬鬆有利資金行情、房地產持續復甦、越股有機會在10月被富時羅素納入次級新興市場指數。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印度今年來IPO籌資額已超越去年同期,更躋身全球第二大IPO市場,預料下半年IPO市場將持續表現強勁。

印度經濟成長表現亮眼,加上內資買超續強、外資持續回補,一旦關稅政策明朗,有望提振印度股市。穩健型投資人可考慮以印度股與美國債雙軸佈局的印美多重資產基金,攻守兼具。

保德信市值動能50(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由於關稅議題與匯率升值衝擊,今年來臺股企業獲利的年成長率預估已下修一成,但預期仍可以達到年成長約20.2%的水準。

此外,市場對於關稅衝擊反應不若之前劇烈,配合美股近期投資情緒樂觀、由輝達帶動的AI多頭題材再度啓動,激勵臺股回升反彈,目前回到中性本益比位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