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匯損示警 7檔個股恐受害
美系外資指出,新臺幣5月以來強勁升值,以出口爲主的臺灣廠商難逃第2季匯損,毛利率也將受到侵蝕,另也將導致企業營收縮水。圖/本報資料照片
七檔匯損恐受害股
臺幣強升成了賺外銷財的電子廠心頭大患,誰恐成爲最大受害者?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點名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元太(8069)、羣創(3481)、友達(2409)、鴻準(2354)、川湖(2059)七檔個股恐受害,利空橫空飛出,光學雙雄、滑軌一哥川湖等股價都走弱。
新臺幣6月30日急拉尾盤,收在29.902兌1美元,勉強化解升破二九元的危機,但臺幣第二季對美元升值幅度仍高達10.97%,創下單季最大漲幅,也爲第二季財報投下新變數,美系外資指出,新臺幣5月以來強勁升值,以出口爲主的臺灣廠商難逃第2季匯損,毛利率也將受到侵蝕,另也將導致企業營收縮水。
美系外資以目前追蹤的臺灣38家科技硬體公司爲例,表示其中雖然有逾九成公司過半營收採美元計價,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29~30元,並且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則可能會導致2025年全年營收較預期減少約5~10%。
然因多數公司系透過「自然對衝」來管理匯率風險,也就是利用營收和成本的貨幣平衡配置,估毛利率衝擊尚在可控範圍。
不過對部分在臺產能比重較大的公司,如玉晶光、大立光、羣創、友達,及擁有大量美元計價的淨資產,特別是美元淨資產佔比超過營收50%的公司,如川湖、大立光、元太與鴻準等恐受累較多。
受到此利空拖累,早盤全數站上紅盤的七檔個股中場過後有近半數翻黑,大立光慘跌30元,收在當日的最低價2315元,連帶光學二哥玉晶光也受累,同步收黑,收盤價417.5元、下跌5.5元,同爲當日最低價。
法人指出,因距離財報揭露還有一段時日,市場對匯損利空反映還不敏感,但因大立光已於2日公告,將於下週四(10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屆時將公佈上季財報並釋出本季展望,匯損黑洞即將浮現,連帶影響持股信心,至於玉晶光則是慘遭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