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持續匯出 新臺幣緩貶 5月以來升幅幾乎吐回

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新臺幣第二季起暴力升值,一度令市場恐慌,但隨着央行信心喊話且進場調節,升值預期持續淡化,且第三季起外資一路匯出,新臺幣維持緩貶節奏,至9月2日止,新臺幣匯價收在30.678元,累計第三季已貶值近8角,匯價緩貶蠶食鯨吞,5月以來升幅幾乎已被全數吐回。

新臺幣2日收在30.678元、貶4.8分,匯價拉出連六黑,且續創5月3日以來逾四個月新低價,市場交投仍清淡,總成交量僅有12.45億美元。近14個交易日有13日收貶,且累計第三季以來,新臺幣已貶值7.76角或2.53%。

匯銀主管指出,近期新臺幣緩步貶值,因市場缺乏明確消息面,整體呈現觀望氛圍,靜待更多數據指引,不只臺北匯市,整體亞幣交投都很清淡,而新臺幣受外資進出主導,短線預估外資匯出方向不變,新臺幣先測試30.8元關卡,本月中不排除回到31元整數上方。

匯銀主管也提到,市場看貶新臺幣,從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折價幅度看出端倪,一個月期NDF折價幅度已經剩下10點,2、3個月期也分別剩下95、185點,市場幾乎已經看貶不看升;預計新臺幣先留意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出爐,以判斷9月及12月是否連續降息,在此之前應是小升小貶的區間震盪。

第三季以來新臺幣貶2.53%,居亞幣第三弱,仍貶輸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元3%、日圓3.04%。其餘如印尼盾、星幣、菲律賓披索貶幅均逾1%,整體亞幣回貶趨勢成型。

匯銀交易員指出,近期外資多半在下午轉爲匯出,新臺幣大致都在午盤後貶幅擴大,由於進出口商買賣力道大致互抵,且當前匯價回貶,進口商惜購,而出口商拋匯也是「高高掛」,外資佔整體交易比重大,且整體成交量不高,很容易就帶動新臺幣貶值。

交易員補充,近期匯價回貶,但央行並非直接放手,仍有進場調節,防守策略仍是阻升、小幅阻貶,且因整體亞幣都呈現區間內徘徊,新臺幣緩貶但走勢並未偏離主要幣別,央行也無需大量出手。

觀察主要亞幣走勢,2日除印尼盾升0.09%,其餘全面回貶,貶幅介於0.08%~1.06%,日圓因美元反彈貶幅最重,而新臺幣貶0.16%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