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訂單寫歷來第二好上半年 關稅變數下半年增幅恐減

受關稅提前拉貨潮帶動,經濟部統計前6月訂單金額,爲歷來次好上半年。但下半年有關稅變數在,增幅恐縮小。(示意圖/資料照)

受關稅提前拉貨潮帶動,經濟部統計處今(22)發佈6月外銷訂單金額爲567.7億美元,年增幅優於預期,達近25%。總計上半年收3205億美元,寫下歷來第二好的上半年。

但展望下半年,雖然美國關稅尚未完全出爐,可是經濟部統計處不悲觀,主要是第三季有消費性電子新品發佈,加上全球貿易經濟成長數據爲正,因此下半年雖然金額增幅會縮減,可不至於落入負數。

看2025年前半年接單表現,僅1月份因落點春節沒有正成長,後續就拉出連5紅,6月567億美元,歷年同月次高。合計上半年3205億美元,年成長16%,金額是自2022年上半年後的第二好,該年受惠缺料緩解拉出新高。

檢視訂單,依舊是看科技產品,「資訊通信產品」跟「電子產品」各繳175億、209億美元,兩金額都創歷來同月新高,年成長幅至少3成5。傳產則是照舊低迷,僅「機械產品」小增1.8%,其餘「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續落負成長。

上半年訂單強勁表現,主要還是AI(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強勁,再來就是關稅提前拉貨潮。但剛剛升任經濟部統計處處長的黃偉傑直言,部分廠商已反映拉貨動能慢慢在收斂趨緩,像電子產品中的被動元件、記憶體等都有趨緩現象,只是提前拉貨動能還是在,加上AI需求,所以整體優預期。

再看下單地區,美國還是成長貢獻主要來源,6月來了199億美元,年增34.8%,續創歷年同月新高,東協增長達4成,而大陸(含香港)15%亦是不錯。黃偉傑說明,美國是由AI商機帶動,製造業迴流美國帶動量測設備等訂單。東協受惠剛好有單筆大的工具機訂單,另大陸單子多,主要是電子產品貢獻,畢竟IC設計、手機晶片等都要來自臺灣,其他傳統產業還是不好。

展望下半年,黃偉傑評價不悲觀。雖然提前拉貨潮趨緩會影響,但像蘋果新機等消費性電子新產品會出來,有助消費力道回升。加上目前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全球下半年經濟仍屬正成長,足以支撐我國下半年外銷接單動能。

但因爲關稅變數在,黃也強調,下半年金額增幅可能不會像上半年那麼大,只是也不至於落入負成長,目前7月接單金額預測仍看好有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