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訂單回正 前兩月年增11.9%

統計處分析,2月較上年同月增31.1%,快速回正,主因爲春節落點不同所致;而綜觀前兩月,因全球經濟穩步成長,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不墜,寫下不錯的成績,不過部分產品受到海外同業低價搶市,客戶採購保守觀望,抵銷部分增幅。

按貨品別觀察,統計處表示,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擴增,帶動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累計1~2月接單分別年增21.8%、6.1%;光學器材因大尺寸面板價格回升,加上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訂單續增,致累計1~2月接單年增7.7%。

傳統貨品方面,仍呈現「不均勻復甦」,因半導體設備需求續增,致機械累計1~2月接單年增3.5%;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則因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客戶下單保守,致接單減少,累計1~2月訂單分別年減10.7%、8.3%、6.9%。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於玲指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各類別廠商陸續反應受到影響、有零星拉貨潮,亦有少數廠商因先前已有拉貨,本月影響較小。她表示,後續包括美國關稅措施、美中貿易戰走勢,和中國「以舊換新」政策,都需要長期觀察效益。

統計處統計,累計1~2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5.1%,較上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是近五年新低;統計處分析,主因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廠商提高國內生產所致。

2025年前兩月仍以美國爲最大接單地區,金額328.1億元,另外,東協接單金額184.9億美元,皆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黃於玲分析,主因爲AI需求強勁,帶動電子產品等成長。以2月單月來說,美國在電子產品方面訂單年增36.4%,東協電子產品訂單則年增33.6%,另外,東協運輸工具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高達90.3倍。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國際政經情勢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存,恐干擾全球經濟成長步調,不過,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商機蓬勃發展,對我國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殷切,有助維繫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統計處預估,3月外銷訂單接單金額520~540億美元,年增10.3%~14.5%;第一季接單金額預估爲1,484億~1,504億美元,年增1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