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烏國防部內訌恐殃及武器採購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道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2月1日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捷姆·烏梅羅夫與國防採購局負責人瑪麗娜·別茲魯科娃之間的爭執引發了基輔的西方支持者的“不安”。據稱,這場爭吵可能會令基輔的西方武器採購“癱瘓”。

據報道,烏梅羅夫最近就別茲魯科娃“令人不滿”的工作表現提出了疑問,並試圖推翻國防採購局監事會與別茲魯科娃續約的決定。他的行爲引起了受到美國和歐盟資助的反腐敗行動中心的憤怒。該中心稱已向烏克蘭反腐敗當局投訴了烏梅羅夫,據說有關部門已對他立案。反腐敗行動中心稱,烏梅羅夫被指控“濫用職權”。

報道指出,國防採購局於2022年按照北約標準成立,原本意在獨立於烏克蘭軍方,以消除利益衝突,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烏克蘭臭名昭著的腐敗採購流程的透明度。

據《華盛頓郵報》1日報道,別茲魯科娃拒絕下臺,並在寫給烏總統澤連斯基的一封信中指責烏梅羅夫“故意破壞一個機構,違反了所有可能的法律和烏克蘭的國際承諾”。

這家美國新聞媒體稱,“與該採購機構合作更密切”的基輔的西方支持者不明白現在誰在掌權,並且“感到不安”。七國集團呼籲基輔“迅速解決這一問題,並專注於保證國防採購順利進行”。

七國集團在社交平臺X上的一份聲明中說:“遵守良好治理的原則和北約的建議對於維護公衆和國際夥伴的信任至關重要。”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烏克蘭的歐盟支持者將國防採購局視爲“可靠的夥伴”,並計劃僅今年一年就向其提供10億美元,由該機構決定如何用這筆錢來購買新武器。

另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2月1日報道,軍事專家亞歷山大·佩連吉耶夫指出,烏克蘭國防部的內訌源於相關各方不願爲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對烏軍援審計一事承擔責任。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報道了烏克蘭國防部與其下屬的國防採購局之間的分歧。

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政治分析和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亞歷山大·佩連吉耶夫指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要對武器供應問題進行審查,烏克蘭國防部內部就誰爲即將宣佈的審查結果負責一事產生分歧。烏方明白必須對此作出迴應。”

佩連吉耶夫繼續說道:“國防採購局認爲,他們已經向國防部交付了所有東西。但國防部長烏梅羅夫認爲,2024年國防採購局未能履行47%的軍事裝備和耗材供應義務。也就是說,雙方在互相推卸責任。”

佩連吉耶夫表示,分歧的另一個原因是武器採購方面可能存在舞弊行爲。他猜測道:“有人偷竊或是出售了某些東西。這裡面很可能有欺騙行爲,例如用不太適合作戰的老舊裝備冒充新式武器提供給軍隊。”

由於相關方未能及時履行軍事裝備交付義務,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力直接受到影響。佩連吉耶夫說:“烏梅羅夫已經遭到刑事起訴。因此,這位部長想要把更多的人牽扯進來,他不想獨自承擔所有責任,不想當替罪羊。”

此外據俄新社2月1日報道,意大利“反外交”網站報道稱,圍繞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的爭議所引發的機構危機可能會影響西方國家對烏軍援的交付工作。

該媒體發文稱:“在俄羅斯發動進攻和戰線可能崩潰的關鍵時刻,基輔政權內部的不穩定可能危及本已不足且無用的軍事供應,破壞烏克蘭在國際夥伴眼中殘存的信譽。”

該媒體稱,西方官員已經敦促基輔儘快解決國防部出現的問題。(編譯/王笛青、趙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