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熱評中國經濟“半年報”:“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

(原標題:外媒熱評中國經濟“半年報”:“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

中新網7月17日電 近日,多家外媒熱議中國經濟“半年報”,提及中國經濟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迎難而上、穩中向好”,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爲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

“經濟增速高於預期”

新加坡《聯合早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關注到,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增速比2024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

美國消費者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市場銷售增速回升,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形勢較好。

多家外媒關注到,中國國內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5%。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勢良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

此外,CNBC提到,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速高於預期,有望實現全年5%的增長目標。報道還援引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析稱,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速均高於目標,爲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提供更多空間。

彭博社同時關注到,“在政府補貼政策帶動下,中國的家電、通訊設備和傢俱的銷售依然保持強勁增長,”第二季度,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52%,較年初繼續上升。

“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

外媒及國際人士高度關注上半年中國經濟表現,認爲上半年中國經濟在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實現5.3%的增長,充分展現了韌性,體現了中國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的能力。

同時,包括花旗銀行、瑞銀集團、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等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紛紛上調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認爲中國經濟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

《聯合早報》援引專家的觀點認爲,出口與貿易是拉動中國上半年GDP的核心因素。進入下半年,在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帶來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經濟學人智庫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分析稱,儘管貿易戰拖累了市場情緒,但並沒有像投資者最初擔心的那樣對中國經濟表現造成巨大沖擊。

報道提到,看好中國經濟、重估中國資產,市場活力信心的持續增強,從不少指標數據中也可見一斑: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比5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

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援引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的話表示,“儘管外部環境有不少的不確定性,內部結構調整的壓力較大,但綜合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是有支撐的。”

另據美媒報道稱,中國上半年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和成效,爲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同時,多年來高質量發展的大勢和實踐提高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