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 陸南海鑽油 侵我專屬經濟區
衛報報導,美國國防政策團體「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二日披露,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所屬船隻與設施,正在臺灣專屬經濟區(EEZ)鑽探石油與天然氣,臺灣政府似乎並未作出反應;這可能是北京單方面奪取爭議領土的行動之一,並可能有助於未來對臺灣的入侵。
今年七月、八月間,至少有十二艘中國大陸油氣船隻與設施被偵測到進入臺灣專屬經濟區,其中一座距離臺灣控制的東沙羣島限制水域邊界僅五十公里,同時還有數座固定式海上鑽探平臺的鋼製基座。這些設施出現在臺灣專屬經濟區的情況,過去並未被揭露。
這些資產規模龐大,其中包括一艘長度超過二百四十公尺、甲板面積相當於一點五個足球場的船隻,以及二座亞洲最大型的井口平臺。報告說,其中一些設施已存在至少五年,其中一座在二○二四年甚至接近東沙限制水域邊界僅一公里。
專家表示,此舉符合北京透過「灰色地帶」戰略奪取爭議領土的模式。
衛報說,臺灣政府似乎並未對此作出反應,這令分析人士感到驚訝。詹姆士敦基金會報告警告:「今天不提出抗議,將冒着主權被削弱的風險,並鼓勵進一步侵犯。」臺灣過去常在其他海域強力維護專屬經濟區。
衛報已聯繫臺灣國安會尋求評論;臺灣經濟部將大部分問題轉交給海洋委員會,該會拒絕置評。臺灣海巡署表示,他們「持續監控監測範圍內的海上目標」,但油氣勘探與合作不在其職權範疇。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天表示,有關情形,我國國防、安全單位均有掌握,中國作爲區域間一員,應對此行爲作出清楚說明,並即刻停止包括我國在內區域各國經濟水域從事非法設置與開採活動;同時,我方也將與區域間相關國家合作尋求共同對策,以確保區域的安全穩定。
郭雅慧表示,實際上,中國近年來在韓國、日本、我國及其他南海周邊國家專屬經濟區及大陸架範圍內陸續設置油氣探勘平臺及其他定置結構的情況,不僅涉及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律規範,更嚴重衝擊國際秩序,爲區域穩定帶來了不確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