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曾經的“零坦克國家”荷蘭重建坦克部隊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 日本雅虎新聞網6月10日刊發文章,題爲《曾經的“零坦克國家”荷蘭悄然引入最新型坦克》。全文編譯如下: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導致歐洲局勢持續緊張。在此背景下,荷蘭的做法展現了其兼顧經濟合理性和地緣政治現實的靈活國防戰略。5月14日,荷蘭宣佈訂購46輛“豹”-2A8主戰坦克,計劃於2028年開始交付。

事實上,荷蘭曾是西方發達國家中罕見的“零坦克國家”。乍一看,荷蘭在放棄所有主戰坦克後又開始重新採購似乎是在走彎路。然而深入研究後便發現,這也可以被視爲巧妙平衡經濟合理性和軍事現代化的典範。

荷蘭曾是坦克強國,最多時擁有約900輛坦克。20世紀60年代以來,荷蘭部署了465輛“豹”-1坦克。1981年荷蘭成爲第一個採購“豹”-2坦克的國家,裝備總量達445輛。考慮到當時荷蘭的人口約爲1400萬,不難看出荷蘭在發展國防能力方面投入巨大。

但在2011年,爲削減預算赤字並重新規劃安全戰略,荷蘭政府決定淘汰所有“豹”-2A6坦克,並取消裝甲部隊。與坦克作戰相關的人員、訓練、維護和補給系統都被裁撤,坦克這一兵種也隨之在荷蘭軍隊中消失。這項大膽的政策曾引發巨大爭議。

然而,荷蘭並沒有完全喪失坦克作戰能力。自2015年起,荷蘭開始與德國陸軍合作,荷蘭士兵被編入德軍坦克部隊,組建了雙邊協同坦克部隊。通過使用德國坦克並由荷蘭士兵操作和訓練,荷蘭維持了最低限度的坦克作戰能力。

這種模式作爲北約內部一種新的兵力共享嘗試受到關注,有人評價其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持戰備狀態。

不過隨着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荷蘭國內對“零坦克”模式過分強調經濟合理性的反思愈發強烈。人們逐漸認識到,坦克不僅僅是武器,更是國家意志和威懾力的象徵。於是荷蘭開始掉轉船頭,轉而重建自己的坦克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曾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出售了其“豹”-2A6坦克,隨後又與德國合作引進了最新的“豹”-2A8坦克。如果荷蘭繼續持有老款“豹”-2A6,可能需要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升級。而荷蘭選擇在2011年出售該坦克不僅從銷售中獲得了利潤,還降低了現代化升級和維護的成本。

從財政合理性的角度來看,在恰當的時機採購最新型“豹”-2A8坦克的策略非常有效。

“豹”-2A8擁有傳感器、通信功能和模塊化裝甲等最新技術,其防禦力和作戰能力遠超“豹”-2A6。由於採購的是與德軍現役裝備相同的規格,還可以通過維保和補給方面的標準化來降低成本。

不過在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對於十多年來一直沒有自主坦克部隊的荷蘭來說,重新訓練和運營坦克部隊將需要很長時間。訓練坦克乘組需要先進的技術培訓、訓練裝備和模擬作戰環境。此外,對部隊指揮官和維護人員的系統培訓也至關重要,重建戰備體系也需要數年時間。

要擺脫對德國的依賴、掌握一支獨立自主的坦克部隊還離不開政治和組織層面的準備工作。這一過程難以一蹴而就,預計部隊的戰備能力在短期內將受到限制。

可以說,荷蘭這種從零開始合理化軍事力量,然後再進行重建的罕見成功案例是其他國家很難效仿的。

荷蘭從“零坦克”到引進最新型坦克,堪稱國家治理在國防能力合理化與重建之間取得巧妙平衡的範例。同時也凸顯出坦克不僅僅是武器,更是展現國家意志和地緣政治地位的“政治工具”。(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