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閃購業務競爭激烈 摩根士丹利下調阿里目標價

DoNews7月10日消息,摩根士丹利發佈報告,將阿里巴巴美國存託憑證的目標價由180美元下調至150美元。該行認爲,阿里在截至6月的第一財季在外賣和閃購方面投入約100億元人民幣,這一舉措導致其短期盈利承壓。

分析師Gary Yu等人在報告中表示,預計公司第二財季外賣和閃購投入或翻倍至200億元,拖累淘天與本地生活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同比跌超40%。不過,摩根士丹利強調,這或將成爲投入高峰,因公司已宣佈500億元補貼計劃,同時京東動能也開始放緩。

阿里加入新一輪外賣大戰始於4月30日,旗下淘寶 “小時達”升級爲 “淘寶閃購”,由餓了麼負責外賣配送服務。在淘寶的引流下,日訂單很快突破4000萬。

7月2日,淘寶閃購啓動總額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在該計劃推動下,淘寶一週內4124個餐飲品牌生意突破歷史峰值,2318個非餐飲品類訂單量翻倍。淘寶閃購單日訂單數則在7月5日首次突破8000萬單,日活躍用戶數(DAU)達到2億。

作爲對淘寶加大外賣業務投入的迴應,美團也在上週末發放大量大額外賣紅包券,部分商品甚至實現 “0元購”。由於大量用戶涌入平臺下單,致使美團一度出現宕機。根據美團7月5日公佈的數據,截至當日22時54分,美團即時零售訂單突破1.2億單,其中餐飲訂單超1億單。

受外賣戰升級影響,7月7日,港股茶飲概念股集體上揚,茶百道漲幅一度達13.5%,古茗漲7.88%,奈雪的茶漲6.58%,滬上阿姨漲5.09%,蜜雪集團漲4.67%。A股市場中,食品飲料板塊同樣因茶飲概念走強。但掀起外賣大戰的平臺企業股價卻出現下跌,美團一度跌超4%,阿里巴巴一度跌2.5%。

除美團阿里外,京東也是今年外賣大戰的重要參與方。就在7月8日,京東外賣宣佈啓動“雙百計劃”,投入超百億元扶持更多品類標杆品牌銷量破百萬。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大規模投入讓阿里面臨短期利潤壓力,但摩根士丹利仍看好該公司的AI賦能潛力,並維持電商偏好排序爲:阿里>美團>京東。

對於下一季度的業績展望,摩根士丹利認爲阿里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有望提高至22%,資本開支仍環比上升,利潤率將穩定在8%,預計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2%,經調整EBITA則同比下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