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拖累下的互聯網科技股還能投嗎?

當下,外賣市場激烈混戰。美團、京東、淘寶等互聯網科技巨頭紛紛投入重金,通過補貼大戰、技術升級和生態佈局,試圖在這個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高盛研報表示,僅今年二季度,這三家在上述領域的投入就達到250億元。

對此,多傢俬募機構最新發聲認爲,雖然高額補貼並不可持續,但是互聯網科技公司的股價低迷也提供了不錯的賠率,同時AI依然能夠對行業帶來促進,顯著降低了技術顛覆和互聯網流量入口重構的風險。互聯網平臺公司可以在生態黏性的保護下,更從容地探索AI帶來的未來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生態粘性,是一類“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港股科技板塊進入配置窗口期。

美國景順集團報告顯示,六成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計劃增加對中國資產配置,北美地區比例高達73%。報告指出,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正轉向主動型基金管理、投資中國、實施多元化儲備的策略,以應對動盪的全球環境。特別是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正在大幅回升,近60%的基金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增加在中國的配置,尤其是在科技領域。

“從配置方向上看,科技股股價在經歷一波重估後當前估值屬於公允水平。”百億私募機構玄元投資認爲,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存在一定的資產荒現象,應該密切關注二季度互聯網頭部廠商的CAPEX及雲、AI相關業務表述。

目前,無論是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還是恆生科技指數,都處在估值較低的位置。其中,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估值爲17.84倍,處於25%分位的水平;恆生科技指數估值爲20.1倍,處於25%分位的水平。

【港股科技ETF】

互聯網龍頭、AI應用——恆生互聯網ETF(513330)

科技全產業鏈——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