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白話譯文 卷九 寒熱舒肝篇
《外經微言》作爲中醫典籍瑰寶,凝聚着古代醫家的智慧結晶。今以白話重述,旨在爲當代讀者搭建一座通向經典的橋樑,使深奧的醫理智慧突破時空界限,在當代社會煥發新生。此次轉譯既是對中醫文化的傳承實踐,亦是向大衆普及經典醫籍的探索。囿於筆者學識所限,文中疏漏在所難免,懇請方家指正,研讀時仍以原著爲宗。願以此微末之功,助力岐黃之術澤被四海,讓傳統醫學的智慧之光溫暖更多心靈。
卷九
寒熱舒肝篇
雷公向岐伯提問道:“病症中的寒熱,都是由於外邪引起的嗎?”
岐伯回答說:“寒熱並不完全是由外邪導致的。”
雷公好奇地問:“那是爲什麼呢?”
岐伯解釋道:“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肝臟。肝臟喜歡疏泄而不喜歡閉藏。當肝氣鬱結而無法宣發時,膽氣也會隨之鬱結。膽木之氣鬱結,又怎能滋養心火呢?因此,心氣也會變得鬱結。心氣鬱結導致心火不能順暢地發揮它炎上的特性,又怎能滋養脾胃之土呢?脾胃之土得不到心火的溫養,就會變成寒土,失去生髮之氣。而肺金如果沒有得到脾胃之土的滋養,就會變得不剛健,哪裡還會有清肅之氣呢?這時,木氣因爲缺乏制約而變得過於旺盛,反而會剋制脾胃之土。脾胃之土想要舒展卻不能,於是土木之間就相互刑剋、相互爭鬥,從而產生寒熱之病。這其實並沒有外邪的干擾,而是五臟的鬱氣自身導致的疾病。如果只一味地攻治寒氣,熱氣反而會更加盛行;如果只一味地解除熱氣,寒氣又會更加猛烈。”
雷公問:“那麼,合併五臟來一同治療,怎麼樣呢?”
岐伯說:“只要能夠舒解肝木的鬱結,其他的鬱結也都會隨之舒解。”
陳士鐸點評說:“五臟鬱結導致的寒熱病症,並不僅僅侷限於木鬱。但在解鬱的方法上,卻特別注重於木鬱的解決。因爲木鬱一旦解除,金、土、水、火等其他臟腑的鬱結也會隨之解除。所以,在治療五臟鬱結時,主要側重於解決木鬱,而不需要逐個臟腑去治療。”
來源:《外經微言》(清·陳士鐸)
翻譯: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