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讓“中國遊”金字招牌更加閃耀
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童學軍昨日在“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中表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外交部將持續便利中外人員往來,讓“中國遊”的金字招牌更加閃耀,不斷促進民心相通、民意相知。
五一假期外國人入出境總人次超百萬
今年5月19日是第15個“中國旅遊日”。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境遊攜程訂單量同比增長130%,外國人入出境總人次達111.5萬,其中適用免籤政策入境38萬人次,同比增長72.7%。
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走進中國、感受中國,源於中國社會的開放包容、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善,更是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結果,這其中也離不開外交部推出的各項免籤安排、簽證優化等政策措施。
中國已同29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
童學軍介紹,2023年以來,外交部採取一系列措施,持續推動入境遊便利化。
一是豐富免籤安排,擴大免籤範圍。2024年以來,外交部積極推進中外互免簽證協定商談,相繼同新加坡、泰國等多國簽署全面互免簽證協定。截至目前,中國已同157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種類護照的互免簽證協定,同29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先後對法國、德國、韓國、日本等38國試行單方面免籤政策,免簽入境停留期延長至30天。
二是簡化簽證手續,暢通申籤渠道。中國駐外使領館全面取消簽證申請預約,外籍人士辦理來華簽證可“隨到隨辦”。對所有申請一次或兩次入境、停留180天以內的短期簽證申請人免採指紋。申請人不僅可以實現簽證申請“一次不跑”,且通常可在遞交簽證申請材料後4個工作日內獲發籤證。同時,優化簡化簽證申請表34%的填報項目,明顯改善申籤體驗。
三是推廣多次簽證,降低辦證費用。“我們同巴西、澳大利亞等國達成了互發十年多次、五年多次簽證安排,爲中東歐國家、湄公河五國商務人員和港澳地區外籍居民簽發五年多次簽證。”童學軍說。外籍人士可在簽證有效期內多次來華,實現“一次辦證,多年有效”。此外,中國駐外使領館還階段性調減簽證費,按原標準的75%收取費用,進一步降低了外籍人士來華成本。
一系列便利化舉措在推動外國人來華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數據顯示,僅2024年一年,通過單免政策來華的外國人總人次達339.1萬,同比增長1200.6%,佔全年外國人入境總人次(不含邊民)比重達13.8%。
積極研究擴大免籤國家範圍
童學軍表示,下一步外交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精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便利人員往來。加快推進各類互免簽證和簽證便利化協定商談,積極研究擴大免籤國家範圍,持續完善“智慧領事”建設,實現中國簽證全流程線上申辦,便利中國公民“走出去”的同時,幫助外國朋友“方便來”。
據新華社
·相關·
“中國遊”市場呈現強勁復甦勢頭和廣闊發展前景
今年5月19日是第15個“中國旅遊日”。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石澤毅在當天新華社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中表示,隨着我國簽證、交通、支付和離境退稅政策的不斷優化,外國民衆對中國的認知更加客觀深入,“中國遊”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石澤毅分享了一組數據:2024年,入境遊客達到1.32億人次,總花費942億美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97.2%和93.5%。2025年一季度,入境旅遊3501.64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其中外國遊客736.74萬人次,同比增長39.2%。“五一”期間,入境遊仍然保持增長態勢。
“相信2025年的數據會比2024年更加亮眼。”石澤毅判斷。
如何抓住機遇,進一步拓寬入境旅遊市場?石澤毅介紹,文化和旅遊部門將繼續聯合相關部門,持續提升入境旅遊在簽證、支付、出行、住宿等環節的便利化水平。同時,以“需求精準化、業態多元化、服務國際化”爲目標做好入境旅遊工作——
創新宣傳推廣。深入開展“你好!中國”國家旅遊形象推廣,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及新媒體手段傳播國家旅遊形象,繼續以“小切口”講好“大故事”。
細分市場需求。針對不同國家以及年輕揹包客、商務旅行、銀髮族等不同客羣需求,推出研學旅遊、會獎旅遊、醫療旅遊、康養旅居等新產品、新業態。
豐富產品供給。推動形成“傳統與現代交融、短期與長期互補、大衆與小衆並存”的供給新格局,助力中國向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躍升。
促進入境消費。推出更多數字文化體驗、實景演出、非遺工坊、文創設計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現代轉化的消費場景。同時,針對外國遊客的多元需求,不斷增加免稅店數量,擴大“即買即退”商品範圍。
石澤毅說:“中國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豐富的體驗、更智慧的服務迎接全球遊客,‘中國購’助力‘中國遊’,我們將努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