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數據異常 他看不慣政府都在自吹自擂:島國心態讓我感到悲哀

美元。路透

異狀始於昭和46年2月⋯⋯我用以下的數據來證明:次頁的圖表,是根據大藏省(現財務省)的資料,顯示了昭和45年(1970年)8月至昭和46 年(1971年)8月的日本外匯存底(外匯準備金)成長狀況。

昭和45年8月,日本的外匯存底僅有35億美元——勤勉的日本人用戰後二十五年的時間,辛辛苦苦累積出的血汗結晶,也不過只有35億美元。

然而,自昭和45年10月起,日本的國際收支持續保持順差,外匯存底也逐步增加。每個月約2億美元的順差,基本上可以解釋爲對外貿易順利的成果,至少可以判定10月與11月的增長並非是猶太商人在拋售美元。

接着,12月的外匯存底又增加了4億美元,這與年底特殊因素有關,也可以視爲是合理範圍。直到昭和46年1月,情況都還在正常範疇內。

真正的異常是從昭和46年2月開始。數據顯示,2月的外匯存底增加3億美元,3月激增6億美元,而到了5月竟一口氣增加12億美元,總額達69億美元,相當於昭和45年8月的兩倍。

本文出自《猶太商法》

即便日本的電子產品在海外銷售量大爆發,但日本國產彩色電視或汽車銷售量再好,也不可能在九個月內取得相當於過去二十五年的外匯存底增長。

如果能察覺到這一點,就不會說出「這正是日本人勤勉的證據」這種天真的話了。

然而,當時的媒體輿論與政府機構全都在自吹自擂,將這一結果歸因於「日本人的勤勉」,完全沒有人覺得這是一種「異常現象」。

這不僅是「濫好人」的問題,更是日本人缺乏國際視野的證明。對我而言,與其說我感到羞恥,不如說是目睹日本人這種島國心態讓我感到悲哀。

這也讓我愈發堅定自己的使命——必須讓日本人儘快開始吃漢堡,成爲能站上世界舞臺的金髮人。僅僅是爲了迎合他國商人,促使日圓升值,實在毫無意義。

(本文出自《猶太智慧經典》作者:石角完爾、藤田田 譯者:塗綺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