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離島遭封鎖之風險 應嚴肅以對

熱門話題

面對外離島遭全面封鎖之風險,政府應嚴肅以對,並預先建立危機應變機制。

1. 處置

◆在紅組所設「強勢海上司法隔離」壓力下,臺灣組仍受制於「避免擦槍走火、引發戰端」的政策框架中,導致無法整合海巡、海軍、甚至空軍等跨軍種力量協同應對,全案處置上傾向維持「純屬司法執法事件」的思維架構。

◆面對突發局勢,臺灣組初期僅派遣一艘海巡艦前往處置;當該艦遭中共海警艦衝撞後,又緊急再派遣另一艘海巡艦支援,最終紅組提出「基於一箇中國原則」要求進行談判時,臺灣組迴應「可於無前提下展開對話」,展現高度剋制作法。

◆現有外離島守備兵力,已經難以因應中共解放軍的正規或非正規三棲作戰的現實挑戰。面對解放軍特戰旅、空降旅與兩棲旅等重裝機動部隊,我外離島守備部隊在無海空火力支援的條件下,難以有效抗敵防禦,顯示現行外離島兵力部署規模與武器裝備,與實際威脅存有重大落差。

◆雖然臺灣組在東沙失守後展現出對戰略局勢的快速反應,並開始啓動無人艇等不對稱戰力分區部署,反映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致力於透過創新戰術手段延伸防衛作戰效能,但此舉仍難彌補東沙戰備的薄弱及缺乏聯合火力支援或策應的現實。

2. 發現

◆以國軍現有作戰部隊之部署及編現比,現實上難以維持「島島皆守」的軍事防衛能量。

◆針對外離島之防衛作戰,政府及國防部除現行「獨立固守」之原則性指導外,缺乏明確的「交戰規則」以及創新的遠距增援作戰思維。

3. 建議

◆針對臺澎防衛作戰計劃,國防部應正視外離島防衛作戰之困境,就軍事作戰需求檢討相關政策與資源分配,並擬定狀況應處指導原則。

◆國防部應協同內政部與海洋委員會,共同檢討外離島駐防國軍與海巡兵力,以及如何強化外離島警察、消防、民防力量之綜合運用。

(六之三,摘自《臺海防衛兵推總結報告》)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