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逾10小時 陸「隕石獵人」找出423公斤火流星
▲步凡和隕石合影。(圖/翻攝紅星新聞,下同)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今年5月間,一顆火流星劃破廣東茂名夜空,爆炸聲震耳欲聾,瞬間亮如白晝。不少人目擊了這個過程,但多數人認爲這顆隕石已經墜落大海,但大陸「隕石獵人」步凡卻立即成立團隊前往茂名,最終找到這塊隕石。
《紅星新聞》報導,5月28日21時33分,廣東茂名、湛江和海南海口、文昌的居民目睹一顆巨大的火球自東向西劃過,伴隨雷鳴般的爆炸聲。多個計程車行車紀錄器、店鋪監視器都捕捉到這個畫面。
茂名張先生描述「突然天空亮了起來」,他擡頭看到一個明亮的火球從頭頂飛來,瞬間光線又變暗了、消失了,然後出現震耳欲聾的聲音。當時正在開車的海口李女士說,看到遠處有一個火球,行車紀錄器捕捉到了這一場景,流星呈45度角下降。
火流星事件發生後,步凡立刻飛往廣州,並與團隊另外兩名成員在茂名會合。依照他的初步軌道計算,顯示這應該是隕石,並且沒掉進海里。
作爲隕石獵人,步凡每年有200多天在戶外尋找隕石。他總結出尋找隕石的秘訣:植被要少,人類活動要少,石頭要少。「去沙漠邊緣,去雅丹地貌裡面找,看到一個石頭,大概率就是隕石。」
▼步凡此前在沙漠「獵隕」。
抵達廣州後,步凡團隊四處走訪目擊者,收集和分析各類影片資料,結合專業軌道計算,並且專門到海南、湛江等地進行實地走訪和測算,計算流星體滑入大氣層的角度、速度和可能落點,最後得出關鍵結論:隕石隕落區就在陸地上。
他們採用「無人機高空偵察+地面徒步搜尋」的模式,沿着計算的隕石飛行軌跡,在半徑2公里的範圍通過無人機搜尋,一個多小時後發現了一個可疑撞擊坑。在坑內壁,發現了熔殼的隕石碎片,部分被泥土覆蓋。
隨後,步凡團隊成員輪流挖掘10多個小時,纔將這塊巨大的隕石取出,隕石及碎片重423公斤。隕石樣品一週內即化驗完畢,隕石類型爲普通球粒隕石L6,並提交國際隕石學會命名,最後「Maoming」(茂名)隕石獲得認可。
國際隕石學會數據庫數據顯示,該隕石是目前大陸境內目擊降落的第二大單體重量的普通球粒石隕石。
經過檢測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出具的一份《證明書》顯示,隕石是來自太陽系小行星的碎片,形成於45.5億年前。據報導,這是一顆非常新鮮的目擊隕石,它掉在地球上時間很短,保留了很多原始資訊,科學研究的價值高。
▼隕石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