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砍掉年銷300萬以下經銷商
一場遺產爭奪戰讓娃哈哈又一次站到了風口浪尖,作爲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宗馥莉久未露面,但“江湖”上關於她的故事卻從未停歇。
宗馥莉接班後的娃哈哈如今經營如何?遺產風波是否對娃哈哈的市場銷售有所影響?產業鏈合作方有何感受?
近期,第一財經記者採訪諸多娃哈哈經銷商後瞭解到,在宗馥莉的“鐵腕”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陸續砍掉年銷低於300萬元的經銷商,有時候是突然“一刀切”,甚至還有經銷商反饋娃哈哈方面還有未結清的款項。有些經銷商結束了與娃哈哈的合作,而有些則被併入大型經銷商,於是又引發了經銷商之間的款項結算問題。
經銷商遭高壓任務,突然被淘汰
近期發生遺產風波,而7月~8月也是飲料銷售旺季,這讓外界對娃哈哈的銷售有所擔憂。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走訪了部分實體店發現,娃哈哈的產品在水、飲料類貨架上的佔比並不高,銷售情況一般。“從零售端來看,娃哈哈在水市場是面臨很大競爭壓力的,相對而言,農夫山泉的實體店銷售量會高一些。從合作角度而言,目前經銷商方面沒有很大變化,我們的感覺是因爲市場競爭激烈,娃哈哈經銷商的銷售壓力不小。”經營連鎖實體零售公司多年的孫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山東臨沂一家超市老闆任先生表示,最近娃哈哈部分貨品不全,供應方面有斷貨的情況,但具體原因並不清楚。
部分經銷商反饋,目前娃哈哈的渠道正經歷“大洗牌”。冰櫃投放不足成爲導火索,有15年娃哈哈代理資格一朝被廢;也有經銷商銷售指標翻倍增長,庫存積壓超300萬。
宗馥莉上任之後,很多經銷商的銷售任務大增。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位湖南省的娃哈哈經銷商處瞭解到,全年的銷售額任務是從2025年開始增加的,比2024年增長了50%。而且,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未完成銷售額任務、連續出現負增長或者配置不達標等情況,則直接取消經銷權。一位山西省運城市的娃哈哈經銷商則表示,如果連續兩個月銷售額達不到目標,可能會被取消經銷商資格。
一位湖北省荊州市的娃哈哈代理商的感受是,宗馥莉接手之後,經銷商的管理越發精細,以前可能只會分配全年總銷售任務,但現在每個產品品類都有其對應的銷售任務。此外,現在與總部的對接都是數字化管理。
巨大的壓力之下,不少經銷商感到焦慮。今年7月底,遼寧省某地倉庫裡,成堆的娃哈哈飲料箱已積壓至屋頂。經銷商李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庫存已超300萬,正常應該是70萬~80萬。今年紅茶換了包裝後更難賣,7月任務60萬,現在還差20萬。”
與往年相比,娃哈哈對經銷商的業績要求變得異常嚴苛。李月透露:“公司要求本月必須完成60萬銷售額,這是按去年基數定的。但今年市場比較平淡,估計只能做到50萬。”
在江西省萍鄉市,今年4月被突然取消經銷商資格的王新無奈地說:“我做了15年娃哈哈,去年業績超千萬,今年卻直接被砍掉了。”
王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4年起,娃哈哈開始淘汰年銷300萬以下的小經銷商,但他沒想到自己這樣年銷售千萬的也會被淘汰。淘汰理由讓他無法接受。“3月27日到貨83臺冰櫃,4月10日公司檢查時我只投出40多臺。半個月投完80多臺?在萍鄉這種可口可樂、農夫山泉、東鵬等品牌混戰的市場上,根本不可能。”
大小經銷商合併,費用糾紛來了
爲何要淘汰年銷300萬以下的經銷商?
第一財經記者就此事採訪娃哈哈,截至發稿,娃哈哈官方並未有明確說法。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諸多經銷商的採訪瞭解到,由“大經銷商”接管一些“小經銷商”是此次“大洗牌”的背後模式之一,此舉可能是治理一些區域經銷商之間或涉及的串貨、多角債務等問題,由數量相對少且具有實力的“大經銷商”來統一運作。
酒泉永宏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永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酒泉當地有兩家娃哈哈經銷商,一家負責老產品,一家負責新產品。負責老產品的經銷商年任務量在800萬元左右;吳永負責新產品業務,是娃哈哈在當地的二級經銷商。2024年9月,娃哈哈宣佈停止與年任務量300萬元以下的經銷商合作,吳永也在被清退之列。娃哈哈在未提前溝通的情況下,暫停了吳永的合作資格。
吳永在申訴材料中表示,因本身是新品經銷商,經營的產品數量有限,其總量確實無法達到300萬元以上。但2024年3月到9月的旺季數據顯示,其銷售額分別增長了1164.8%、410.9%、786.5%、316.9%、58.7%和9991.9%,增長勢頭非常可觀。他認爲娃哈哈直接取消經銷資格是不負責任的。
據吳永瞭解,取消300萬以下經銷商資格是爲了“整合成大的經銷商”。因此,他的經銷資格被取消後,原由其負責的市場被交由另一家經銷商負責。但娃哈哈官方對此未作出任何解釋,僅表示是“上面的意思”。與此同時,娃哈哈還拖欠了吳永近2年的銷售費用。在取消資格前,娃哈哈曾要求吳永購買了20臺冰櫃用於市場推廣。資格被取消後,這些冰櫃已無實際用途。吳永表示,關於被拖欠的銷售費用及冰櫃處置等一系列問題,娃哈哈官方尚未提供相關解決方案。
第一財經記者聯繫吳永所在的娃哈哈甘寧大區,但後者相關負責人表示,裁撤300萬元以下經銷商的情況涉及公司機密,所以不能迴應。
吳永透露,在合併經銷商過程中,娃哈哈管理混亂,合併後吳永將980件貨品交給另一家經銷商,但截至目前吳永仍未收到相關貨款,而詢問娃哈哈甘寧市場區域負責人多次無果後,廠方建議吳永報警處理。
“這種淘汰策略是經銷商變革,很多快消行業內的經銷商是分區域的,其中或涉及各種利益牽扯、串貨、私聯等,甚至還有三角債。把規模相對小的經銷商淘汰,然後併入大規模經銷商內,就直接把債務和貨物問題都統一交給大規模經銷商來處理了。但這樣的變革也會有風險,如果大經銷商還是比較規範的,那麼問題不大,如果這個大經銷商也有自身問題,那麼娃哈哈對於大經銷商的控制難度會更大。”有經銷商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快消品行業合併經銷商的行爲比較常見,一般而言,快消品企業往往會採取合併策略,來保證大經銷商的利益,從而依託大商的物流、開拓和鋪貨能力拓展市場,以保證渠道價盤、體量的穩定。比如如果企業未來有大量推新的動作,小型經銷商難以承接。而且減少小型經銷商後,也會減少管理、人員等費用成本。但娃哈哈必須做好對大經銷商的管控。
真的有效嗎?
對於部分經銷商的淘汰,從去年已經陸續開始,那麼真的有效果嗎?
回望2024年娃哈哈的業績,確實有了很大的增長。2024年,娃哈哈全國飲料銷售淨收入同比增長53%,用一年時間回到了十多年前巔峰時期的市場規模。而部分員工也確實收穫了應有的績效。1月23日,娃哈哈新春青工團拜會在杭州娃哈哈下沙基地舉行,宗馥莉爲現場每位青工派發500元過年紅包。記者當時瞭解到,2024年娃哈哈共給一線員工發薪24億元,比上一年多發了4億元,生產端一線工人工資人均增長23%,營銷端一線銷售人員工資人均增長31%。這兩端的一線員工人數佔到全集團總人數的93%。
在王新看來,2024年娃哈哈的“虛量”太多,爆發式流量過後,消費者熱情消退,根基沒打牢。
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2024年娃哈哈銷量暴增主要與宗慶後去世引發的輿論熱潮直接相關 。當時,全國網友出於對這位民族企業實業家的緬懷,掀起“野性消費”,使得娃哈哈產品一度賣斷貨。但隨着熱度褪去,銷量下滑問題逐漸凸顯。
詹軍豪認爲,娃哈哈遺產風波發生後,讓娃哈哈好感度受到影響,對銷量也產生了負面影響。不過,銷量下滑不只是輿論變化的原因,品牌老化嚴重纔是關鍵因素。多年來,娃哈哈產品和包裝變化不大,新品研發不力,難以契合當下消費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在營銷方面,娃哈哈也較爲滯後,沒能緊跟時代潮流進行創新推廣。若想延續銷量,娃哈哈必須重視品牌年輕化建設,加大新品研發投入,同時創新營銷手段,重新贏回消費者的青睞與信任。
里斯戰略諮詢中國區副總裁羅賢亮認爲,目前遺產事件引發的是消費者、經銷商對娃哈哈的信任危機,這在短期內是難以修復的。受影響最大的產品線自然是依賴情懷消費的產品,如AD鈣奶、純淨水以及八寶粥。娃哈哈一直以“家文化”作爲品牌核心競爭力之一,此次風波肯定會對娃哈哈造成衝擊。
當然,宗馥莉並未停下腳步。近日,西安恆楓飲料有限公司宏勝西安飲品新基地項目審批通過。公告顯示,該項目建設高速水線1條、奶線2條、無菌線1條,配套瓶蓋、瓶胚吹瓶等產線或同類型產線以及相關物流配套設施並預留2條生產線,主要生產純淨水、茶飲料、咖啡、果汁、含乳飲品等,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其中,西安恆楓飲料有限公司由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持有90%股權,由宗馥莉擔任執行董事。
簡單而言,在業界看來,去年娃哈哈的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未必是經銷商洗牌所致,而是大家對娃哈哈的情懷消費。此番遺產風波之下,情懷消費會減弱,淘汰與部分合並“小經銷商”能否奏效,還需拭目以待。
(文內孫俊、李月、王新爲化名)
值班編輯: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