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與外送工會聯盟對話 討論產業通用標準
Uber Eats平臺與臺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針對外送員及平臺等權利義務將進行雙邊會議,也是臺灣首見;包含最低報酬標準等,希望訂出具備產業一致性,作爲未來產業通用的基礎。
Uber Eats平臺與臺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今天宣佈展開雙邊會議,商討外送員承攬權益相關保障。此次會議是臺灣首見由工會聯盟與外送平臺針對相關事務進行探討會議。
臺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發佈新聞稿表示,此次會議雖尚有許多細節需要持續研擬,但已在3大原則和3大要件有初步共識。爲提升外送合作伙伴相關權益,3大原則包含讓外送夥伴保有「自由彈性與獨立」的核心需求爲前提;全國性的制度;具備產業一致性,作爲未來產業通用的基礎標準。
3大要件部分,聯盟與平臺初步達成共識,此法規框架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事項,包含最低報酬標準、適合承攬外送工作型態的基本權益保障、審議外送帳戶停權的流程。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告訴中央社記者,上述3要件是指未來在法規框架必須討論的3項目,其他當然也可能會有更多內容,如外送的設備等。
由於許多外送員曾反映,平臺時常未告知就調降每一單的薪資。陳昱安指出,在會議中也請平臺提出改善計劃的時程表,目前還在討論階段,未來明朗後會對外公佈。
陳昱安表示,目前還在聯盟與平臺的磨合階段,明天將有雙方針對市場調查數據進行內部討論的座談會,之後也會陸續舉辦,讓平臺、工會及司機員等共同參與;至於未來是否會擴大邀請官方及媒體出席,還有待討論。
陳昱安提到,會議中平臺與聯盟最大的共識,就是外送平臺在臺多年都沒有任何一套框架及專法,能夠保護店家、平臺、司機甚至客人,希望能訂出共通的版本,明確規範各個對象應盡的義務及權利保障。
陳昱安說,就外送員來說,希望與平臺爲僱傭關係,但平臺則希望是承攬,而依照國外案例,可能會另外訂出1條介於僱傭和承攬之間的路線,不排除也會是未來會議中討論的方向。
臺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由全國外送產業工會、桃園市網路平臺外送員職業工會、新竹市平臺外送從業人員職業工會、臺中市外送平臺服務產業工會、彰化縣網路平臺外送員職業工會、高雄市外送產業工會籌備會、屏東縣外送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等組成,旨在透過凝聚外送員力量,爲外送員在自由彈性工作型態基礎上,爭取基本權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