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警示下:*ST亞振五倍上漲與四次停牌拉鋸戰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董鵬

即便成爲了交易所的重點監控對象,*ST亞振的股價走勢依舊強勢。

本週前三個交易日,該公司連續漲停、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2%,觸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標準。

爲此,8月7日*ST亞振進行第四次停牌覈查,而此前該公司已經分別於今年6月、7月因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進行過三次停牌覈查。

密集停牌覈查,對應着公司可觀的股價漲幅。如果從今年4月的4.45元的年內低點算起,*ST亞振在短短四個月時間裡股價已經升至27.41元,區間漲幅達到515.96%。

然而,*ST亞振股價上漲的基礎卻不牢靠。

一方面公司的退市風險尚未解除。

另一方面,公司計劃收購的廣西鋯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西鋯業”)只是一家選礦企業,這對於年均虧損1億元的上市公司幫助較爲有限。

而在經過多次停牌,市場仍不見降溫的背景下,*ST亞振的停牌覈查時間由此前最長的不超過5個交易日,進一步延長至不超過10個交易日。

“可能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非理性炒作情形。”*ST亞振稱,公司鄭重提醒廣大投資者,公司股價可能存在短期漲幅較大後下跌的風險,請投資者務必充分了解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難以解釋的估值邏輯

*ST亞振的巨大漲幅,與公司此前較低的股價、市值基數不無關係。

今年4月8日,受到二級市場系統性下跌影響,*ST亞振的股價最低跌至4.45元。4月18日,公司因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停牌時,其總市值也不過18.24億元,資金炒作成本遠低於其他公司。

此後,隨着2024年年報的發佈、退市風險警示的實施等利空消息逐步落地,*ST亞振今年5月份開始走出獨立上漲行情。

5月6日至8日,*ST亞振在本輪上漲行情中首次觸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而彼時鮮有人會想到公司此後會發布10餘份風險提示公告。

6月12日,*ST亞振股價已經升至12.95元,並且因連續二十六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7.83%,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開啓了爲期3個交易日的第一次停牌覈查。

然而,停牌覈查並未讓市場情緒降溫,公司復牌後股價繼續上漲至17元附近。於是,*ST亞振在6月下旬將第二次停牌覈查的時間,延長至不超過5個交易日。

結果,公司股價在個別交易日雖然出現跌停走勢,但整體上行的趨勢並未就此逆轉。

直至7月中旬公司展開第三次停牌後,*ST亞振纔出現一輪較爲明顯的回調,而彼時股價已經升至21元附近。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公司市值規模較小,在上述股價上漲過程中,資金極易引起*ST亞振的股價的劇烈波動。

Wind數據顯示,5月1日至8月6日,該公司日均成交額只有0.91億元,剔除無成交日期的區間日均換手率也不過2.53%左右。

即便如此,在上述期間總計54個交易日的時間裡,*ST亞振仍然出現了36個漲停與6個跌停的走勢。

從上述角度來看,公司本身亦十分容易觸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2%”等股票異常波動的標準,其最新的一次停牌覈查便是如此。

在上週與上緯新材一道,成爲交易所重點監控對象後,*ST亞振本週前三個交易日再次連續漲停。

截至8月7日停牌前,公司較4月的低點已經上漲515.96%,而傳統估值邏輯也已經無法解釋其股價上漲。

根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佈的最新滾動市盈率和市淨率數據(2025年8月5日)顯示,*ST亞振所屬傢俱製造業最新滾動市盈率爲16.48,市淨率爲1.98,而公司最新滾動市盈率爲虧損;市淨率爲29.38,嚴重高於同行業水準。

業績改善存不確定性

縱觀*ST亞振近幾個月的經歷,公司基本面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實控人變更。

今年4月中旬,*ST亞振大股東亞振投資與受讓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到5月末時股份協議轉讓完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變更爲自然人吳濤。

詳式權益變動書顯示,吳濤,1970年生人,旗下核心企業以濟南域瀟集團有限公司、海南域瀟國際資源有限公司爲主,業務涉及鋯鈦、稀土、石墨、貨物進出口等多個領域。

另據域瀟集團官網,公司創建於1995年,註冊資本爲2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淨資產超100億元人民幣、年產值超100億元人民幣。

尤其是在莫桑比克礦產資源開採利用等方面,濟南域瀟集團已走在了中資企業的前列,公司在莫持有的鋯鈦礦採礦權已探明的金屬資源量合計超過1億噸。

不過,新任實控人實力雖然較爲雄厚,但旗下資產卻暫時未與*ST亞振產生聯繫,後者近期對外宣佈的一筆現金收購便不構成關聯交易。

8月2日,*ST亞振計劃以0.55億元的價格,向海南鋯鈦資源控股集團購買廣西鋯業51%股權,該筆交易將導致*ST亞振合併報表範圍變更。

不過,細究之下,廣西鋯業所能帶來的業績增量似乎也較爲有限。

首先,該公司主要從事鋯鈦選礦業務,具體業務模式爲從境外進口鋯鈦毛礦、重礦砂精礦,並在境內進行分選,產出鋯英砂、鈦精礦、獨居石、金紅石等,並實現對外銷售。

這意味着,公司本身並無自有礦山,其成本需要跟隨進口礦的價格漲跌不斷波動,盈利穩定程度會明顯遜色於其他礦業公司。

其次,上述標的公司2021年才成立,2024年尚處於建設期,今年雖然實現投產並形成實際銷售收入,但是尚未度過盈虧平衡點。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西鋯業科技有限公司營收1.29億元,淨利潤與扣非後淨利潤均爲虧損0.25億元左右。

同時,海南鋯鈦資源控股集團還作出業績承諾,2025年度、2026年度、2027年度累計淨利潤不低於0.65億元,相當於年均盈利僅0.22億元左右。

後續,即便廣西鋯業科技有限公司能夠如期完成以上業績承諾,對*ST亞振盈利方面的改善效果也不會十分明顯。

歷史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ST亞振連續四年虧損,其中虧損最少的年份淨利潤爲-0.67億元,年均虧損金額則達到1.01億元左右。

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繼續預虧0.33億元至0.4億元左右。單純依靠上述收購,還無法有效改善*ST亞振的經營業績。

至於,新任實控人能否爲上市公司帶來更多優質資產,則需要後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