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高危股驚現擊鼓傳花,是誰在喊“低於1元就大膽買入”?

近段時間,A股市場持續高活躍度,連續兩日成交額超過3萬億,在資金的助推下,一部分風險警示股、退市警示股成爲炒作標的。比如,近日*ST蘇吳(600200.SH)公告,該公司股票連續5個交易日大幅上漲,擊鼓傳花跡象明顯,累積了巨大交易風險。

“今天買了3萬賭一把” “低於1元就大膽買入”諸如此類的言論在股吧平臺*ST蘇吳的評論區裡出現。“歷史反覆證明,‘炒小炒差’終將‘一地雞毛’,中小投資者往往淪爲接盤俠。”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說。

再現“炒小炒差”苗頭

牛市之中,“炒小炒差”苗頭再現。近日,*ST蘇吳公告,股票連續2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12%,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形。該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21日以來,連續5個交易日大幅上漲,8月27日當日交易換手率達20.93%。

*ST蘇吳稱,其擊鼓傳花跡象明顯,累積了巨大交易風險。如後續公司股票交易進一步出現重大異常,爲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公司將依規申請停牌覈查。

2025年7月13日,*ST蘇吳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5〕58號),認定公司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2020-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另外,*ST蘇吳目前存在控股股東大額資金佔用尚未解決,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被全部凍結、醫美產品獨家代理解約並導致相關業務停滯等多重風險,同時存在財務類退市、面值退市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等多重退市風險。

被炒作的ST股不止*ST蘇吳。8月27日晚間,*ST廣道(839680.BJ)公告,該公司8月26日至8月27日連續2個交易日以內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42.14%,屬於股票異常交易波動情形。鑑於近期股價波動較大,公司將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覈查,股票自8月28日開市起停牌,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5個交易日,同時視覈查進展可能繼續延長。

*ST廣道於今年6月1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8月27日,*ST廣道漲幅高達30%,成交數量2355.37萬股,成交金額2.26億元。而且該公司目前也沒有籌劃債務重組、業務重組、資產剝離、資產注入、股份回購、股權激勵、破產重整、重大業務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等重大事項,股價上漲純屬炒作。

今年6月份以來,*ST廣道已被炒作過一輪,6月25日至8月1日期間累計暴漲超350%。

監管層迅速出手,7月15日,北交所對參與炒作該股的“吳行遠”“景娜娜”兩個賬戶採取自律監管措施,限制其證券交易一個月,並記入誠信檔案。北交所指出,兩個賬戶的異常交易行爲,導致股票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可能誤導其他投資者,情節十分嚴重,市場影響惡劣。

莫在‘博傻遊戲’中透支財富

“炒小炒差”的背後,也反映出了資本市場中的一個“另類羣體”,有些投資者尤爲喜好炒作ST股票。在過去,ST股憑藉着殼概念,被視爲高風險高回報的標的,資本市場甚至還出現了一批專門炒作ST股的“敢死隊”,他們認爲,只要有機會摘掉ST的帽子,或者被其他公司重組,股價就能翻倍。

田利輝認爲,ST股炒作本質是“擊鼓傳花”,其風險遠超普通投資者的認知邊界。當前ST股暴漲往往缺乏基本面支撐,如某些*ST股已鎖定退市卻連續漲停,純粹依賴遊資控盤與投機情緒推高,公司既無重組實質進展,也未披露任何利好,股價暴漲與基本面脫鉤。

田利輝分析,此類炒作放大了三大致命風險:一是退市雷暴風險,一旦觸發財務或違法退市條款,股價可能瞬間歸零;二是流動性枯竭風險,ST股成交低迷,高位接盤者可能被困“死局”;三是信息黑箱風險,公司信披質量低劣,投資者難以判斷真實經營狀況。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投資者將ST股視爲‘低價=機會’,卻忽視其‘殼價值’已隨註冊制改革近乎歸零,監管層已明確警示‘應退盡退’趨勢,此時參與ST炒作無異於火中取栗。理性投資者應迴歸價值投資本源,聚焦優質資產,而非在‘博傻遊戲’中透支財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