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臺美、民主陣營合作 賴總統:半導體產業是全球資產

總統賴清德出席八大工商團體春節聯誼。圖/顏謙隆

八大工商團體春節聯誼14日登場,總統賴清德出席表示,政府將透過稅收擴大對社會投資,並確保臺灣至2032年能穩定供電。他並指出,臺灣雖有半導體產業優勢,但這是臺灣對全球下一個世代經濟繁榮發展的責任,「不擁半導體自重」,半導體產業是全球資產,非常希望臺美及民主陣營在此領域共同合作。

這是賴清德上任後首度參加八大工商團體新春團拜,美國川普總統的新政與影響,仍是念茲在茲的話題。面對一波波的關稅新攻勢,他說,政府務必站穩立場,沉着因應,謀定後動,也與產業好好溝通、解決困難,無論是對美採購和投資,「臺灣是有這個條件的」。

經濟部長郭智輝晚間出席臺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新春聯誼活動時也補充說,賴總統該項倡議的具體作法,是期望與日本、美國、歐盟一同組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協助加強供應鏈韌性。從臺灣供應鏈的韌性來看,國際化方面較弱,隨着晶圓廠往外走,應爲供應鏈加強國際化的部分。以後也會和美方就此一倡議進行溝通。

賴總統說,半導體產業是一個生態鏈,臺灣和美國、日本和荷蘭等國形成半導體設計、設備和製造等生態供應鏈和共同體。就半導體供應鏈利益分配而言,反而是美國獲利比較多,臺灣賺的是辛苦錢。

臺灣固然有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但賴總統認爲,這是臺灣對全球下一個世代經濟繁榮發展的責任,「我們不擁半導體自重」,這是全球的資產,因爲半導體是產業鏈,非常希望臺美國還有民主陣營,大家共同合作,一起來解決半導體各國面臨的問題,把半導體生態鏈國家團結起來,發揮最大力量,創造更大利益,支持全球繁榮發展,因此他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賴總統也針對去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數高於預算目標5,283億元、創新高發表看法。他說,稅收使用的部分將擴大對社會投資,包括持續推動0至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和私立大學學費補助、長照3.0和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等政策,以因應臺灣社會高齡化等挑戰。

他並強調,政府會做產業的後盾,包括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延長至2027年,投資抵減政策也會延長,適用範圍將納入新創和中小企業等產業。也會持續檢討和解決土地、水電和人才等問題,算入AI發展所需的電力,至2032年確保臺灣可以穩定供電,政府也會穩定匯率和利率水準,避免忽上忽下影響企業投資,並把今年CPI目標控制在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