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事業產業融合發展 搶佔新經濟賽道 分類關愛服務 2025年臨沂“一老一小”服務工作這樣幹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6日訊25日下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一老一小”服務改革工作新聞發佈會。會上介紹臨沂市“一老一小”服務改革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臨沂市聚焦居家社區養老、養老事業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困境兒童關愛、普惠托育體系建設等方面,奮力開創全市“一老一小”服務工作新局面:
圍繞“一老”方面
成功爭創全國試點項目。成功爭創“2025年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實施城市”,爭取中央資金4475萬元,位居全省第2。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創新打造“線下運營+線上監管”於一體的新型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建設完成樂老匯老年公寓、山東健康臨沂頤養中心等以照護爲主業、輻射社區周邊、兼顧上門服務的示範性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5處。構建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縣級建設縣級敬老院14處,在履行兜底保障、失能集中照護基礎上,拓展服務示範、行業指導、資源協調等功能,實現縣區全覆蓋。鎮街建設具備居家上門、對下指導、連鎖託管村級養老服務設施等功能的街道(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61處。社區(村)建設城鄉養老服務設施1212處,按需靈活設置短期託養、日間照料、老年助餐等功能,形成資源合理配置、功能銜接互補的服務支撐網絡。推動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印發《臨沂市促進養老服務消費八項措施》,圍繞發展養老消費新業態、拓寬養老消費新渠道等方面,系統施策提振養老服務消費。啓動50家養老機構“試住周”活動,激發養老服務市場發展活力。
下一步,臨沂市將持續高質量實施全國試點工作。主要面向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2025年完成老年人能力評估不少於2.4萬人,建設家庭養老牀位不少於4000張,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不少於8000人次。貫通三類形態通堵點。“居家”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7000戶,指導費縣、臨沭縣做好全省養老服務“五牀聯動”試點;“社區”建設示範性嵌入式養老設施不少於14處,每個縣區至少建有1處;“機構”確保護理型牀位佔比保持在75%以上,以此佈局建設智慧養老平臺,貫通居家社區機構三類形態,實現 “一網通管、全域聯辦”。做實鎮域養老補短板。以鎮佈局、抓鎮帶村,採取“中心+驛站”方式,建好鎮街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帶動村級養老服務站點,開展關愛照護、服務轉介、資源鏈接,構建鎮域養老服務體系。選擇部分縣區,強化政策扶持,整合設施資源,加強改革集成,在全市、全省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鑑的示範樣板。搶佔新經濟賽道興產業。加強規劃引領,編制出臺臨沂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爲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提供科學指引。引進培育山東健康集團、臨沂城投頤養院等優質市場主體,搭建服務企業、生產企業和老年人三方供需對接平臺,力爭將蒙陰普澤大健康產業園建設成爲康養產品製造集採高地,帶動保健食品、康復護理、醫療器械等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用好蒙山、沂河、溫泉等資源,推進康文旅融合發展,叫響“康養沂蒙”名號;與體育、教育、金融等領域深度融合,培育多元業態,提振養老消費。
圍繞“一小”方面
完善政策體系。印發關愛服務體系相關實施方案,從精準結對幫扶、心理健康關愛等8個方面,對深化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將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納入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出臺臨沂市《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托育服務覆蓋全市14個縣區,形成了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托育服務發展體系。優化服務陣地。發揮好兒童福利機構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一體兩翼”、協同驅動作用,市兒童福利院“開門辦院”和“康教融合”做法獲評省級民政工作優秀創新案例,孤棄兒童“養、治、教、康、社”一體化服務水平全國領先,今年“開門辦院”服務社會困境兒童1038人次。示範推動未保陣地“實體化”運轉,健全市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村(社區)兒童之家“四級”未保網絡,蘭山區、河東區、莒南縣、蘭陵縣等未保陣地成效突出。發揮臨沂市嬰幼兒托育服務指導中心作用,舉辦全市托育服務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代訓、以賽促建,強化從業人員綜合職業素養。分類關愛服務。深入實施困境、流動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行動,組織開展“沂蒙護童”社工關愛服務項目、“沂蒙無孤”志願服務活動873場、惠及7100餘人次,助力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擴大服務覆蓋範圍。將托育服務配套建設納入新建住宅小區規劃、建設、驗收項目,擴大托育服務覆蓋面。支持幼兒園延伸開設小託班,面向社會招收2-3歲幼兒。蘭山區被遴選爲省級家庭托育試點,河東區婦幼保健院立足專業職能開展托育服務,被評爲省級示範性托育服務機構,臨沭縣依託縣婦幼保健院正在建設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下一步,臨沂市將持續擴大兒童關愛服務供給。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和成年後就業幫扶服務,持續推進“沂蒙無孤”志願服務活動,深化“一對一”分類結對幫扶關愛,切實推動兒童服務內容向救助服務和精神關愛兼顧“轉變”。拓展兒童福利院社會服務功能。持續提升市兒童福利院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水平,深化“養、治、教、康、社”一體化發展,大力推進“開門辦院”,爲社會困境兒童提供探訪關愛、臨時照護、康復特教、心理疏導等服務,全年不少於2000人次。優化未保工作網絡。圍繞“有地方辦事、有設施服務、有制度理事、有人員管事”的目標,優化完善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爲龍頭引領,縣、鄉兩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站點爲支撐,村(社區)兒童之家爲基礎的工作網絡,今年集中優化提升未保陣地示範點10處。搭建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協同服務的平臺,以困境兒童、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行動爲主線,落實20件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服務實事及24項流動兒童基礎服務,推動服務對象向所有需要幫助的困境兒童拓展。加強托育服務規範管理。推動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爲廣大羣衆提供安全質優、價格適中、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務。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雪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