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偏鄉科學教育 美光基金會女工程師啓發女性高科技生涯
▲美光基金會派出10位工程師到臺中市和平國中舉辦晶片科學營,啓發偏鄉學童獲得平等學習機會。(圖/記者李陳信得翻攝,下同)
記者李陳信得/臺中報導
美光(Micron)在臺子公司臺灣美光晶圓旗下美光基金會,這兩日(11、12)於臺中市和平國中舉辦「晶片科學營」(Chip Camp),以遊戲互動的方式,帶領偏鄉學生認識高科技晶片與人工智慧應用,並激發孩子們對科學與創新的興趣。該企業集團積極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4優質教育,讓弱勢與偏鄉學童獲得平等學習機會。
美光基金會長期推動 STEM 科學教育,今年更將近年備受關注、被視爲未來關鍵能力的 AI 技能引入偏鄉課堂。本次課程由六位來自半導體制程第一線的女性工程師授課,每位講師先從介紹自己在半導體晶片製程的角色,再結合團康遊戲、桌遊、有獎徵答等活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高科技晶片原理、AI 基礎與機器學習概念,讓學生在寓教於樂中建立科技素養。孩子們的專注和好奇,讓我們看見偏鄉教育的無限可能。
美光基金會代表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孩子瞭解科技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都能參與、運用的工具。本次課程兩天分別由10位來自半導體制程第一線的工程師授課,其中8位是女工程師,有別於以往工程師都是男性的印象。
每位講師先從介紹自己在半導體晶片製程的角色,再結合團康遊戲、桌遊、動手做實驗、有獎徵答等活動,美光在臺灣的六千三百多名工程師中,女性佔比已攀升到每5位工程師中就有1位女性的現況,大幅改變女生在理工領域表現差的刻板印象,開啓女性從事高科技業的未來趨勢。
活動期間,學生踊躍動手參與挑戰與設計,從被動聽課轉變爲主動探索。和平國中校長葉天喜指出:「這不只是一次科技體驗,更是一場啓動學生創意與自信的儀式。感謝和平區在地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引薦美光基金會到校,讓孩子們與全球科技脈動接軌,拓展視野。」和平國中、伯拉罕合作社與美光基金會相信,今天的啓發,AI科技與創意的種子已悄然播下,可能在未來化爲改變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