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金融好產品 三方得利

期貨市場交投氣氛轉趨觀望,新任期貨公會理事長、光和證券董事長詹正恩建言,政府在推動新金融商品時,應聚焦於產品設計與流動性機制,讓投資人與期貨商皆可獲利,也能爲政府帶來實質稅收,達到「投資人、業者、政府」三贏的局面。

另外,有關期貨市場的政策倡議,詹正恩表示,期貨公會是期貨業的平臺,屆時可向上對主管機關反映意見,促進更多制度性改革與產品創新。展望後市,期貨市場仍需等待政策與基本面訊號明朗,纔有機會回升交易動能。

詹正恩分析,因國際政經不確定因素干擾,包括川普政府延長關稅豁免時間及新臺幣匯率波動加劇,使投資人轉趨保守,導致期現貨成交量都縮減。

另,目前無論現貨還是期貨,都受到國際消息面的高度影響,特別是美國關稅政策與美元走勢。其中,川普原先宣佈的90天緩衝期即將屆滿,且目前不打算再延期,市場仍解讀爲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導致投資人信心不足,也壓抑了期貨市場的動能。

詹正恩直言,期貨成交量與現貨市場密切相關,若現貨量縮,期貨自然受到影響。而近期臺股波動幅度有限,缺乏明顯的多空方向,也降低了短線操作動能。

此外,匯率波動也是期貨市場的關鍵變因之一。新臺幣近期的升值趨勢,可能對以出口爲導向的臺灣企業產生壓力,間接影響市場信心與期貨部位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