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能出清」!磷酸鐵鋰行業閉門會在深圳召開
大陸第一財經23日報導,深圳一間酒店22日召開上述會議。本次參會方共計13人次,其中3名爲磷酸鐵鋰材料分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其餘10家爲磷酸鐵鋰產業鏈企業,包括湖南裕能、萬潤新能、安達科技、以及旗下的當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5家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子公司,以及友山科技、豐元鋰能、常州鋰源、天原理電。
報導指出,參加會議的企業均是磷酸鐵鋰材料分會的會員,此次會議議題是探討行業內卷及去落後產能方案、全產業鏈低碳轉型路徑。
磷酸鐵鋰是當前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核心正極材料,過去兩年由於正極材料行業產能過剩,新增產能建設放緩,磷酸鐵鋰材料設備行業進入低迷期。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儲能鋰電池行業需求高增長及下一代材料量產放量,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即將啓動新一輪擴產。
報導指出在新一輪擴產潮來臨之際,磷酸鐵鋰的結構性供需矛盾仍然明顯。根據行業統計數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磷酸鐵鋰產量達163.2萬噸,年增長66.6%,全國範圍內的可利用產能大幅攀升至532萬噸,產能基數龐大。
磷酸鐵鋰整體產能充裕的背景下,供需格局呈現出「總量過剩但結構緊缺」的情況,優質產能相對稀少,低端產能過剩,導致全行業產能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大型企業憑藉技術、資金、供應鏈優勢,維持着70%以上的開工率,而二三線中小廠商由於產品品質達不到一線梯隊的水準,面臨產能閒置的困境,落後產能需要加速退出。
高工產業研究認爲,本輪「反內卷」中,以下幾種磷酸鐵鋰產能或將被淘汰。一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升級明顯,將有部分企業因爲跟不上產品升級節奏而被淘汰。二是行業經歷2~3年低谷,部分產能因爲企業破產或現金流枯竭而出清。三是部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線設計不合理,產品無法達到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最新產品要求,也面臨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