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差價變常態?建商主動補償引熱議 網:預售跌價就該退
建商針對已購戶主動退差價,雖然僅限個案,但引發網友討論是否成爲房市降價新常態,也有人質疑預售屋補償機制,凸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記者朱曼寧/攝影
有網友針對「建商退已購戶200萬」事件提出疑問,認爲預售屋本來就有價格風險,房價跌了竟然還能退差價?這樣合理嗎?討論串立刻掀起熱議,大家各自提出看法,從操作手法到房市走勢全數討論。
原PO表示不理解建商爲何要退差價,直言買預售就是賭未來價格走勢,萬一漲了難道要回頭補錢給建商?類比股票市場,質疑若股價跌一半,難道投資人可以要求公司退錢?原PO因此認爲建商主動補償似乎不合理,拋出「退差價」究竟是個案還是房市新風向的問題。
針對退差價爭議,不少網友認爲主因在於已購戶數量少,爲避免後續麻煩才選擇補償「別問太多 要出大事了」、「才10戶~聽說還是團購?當然清掉重新包裝開賣呀」、「因爲買的只有10戶,剩下190戶打算降價賣,如果不先退給已購10戶,到時這10戶出來亂,得不償失」、「那10戶搞不好超過一半是關係人」
也有網友直言,建商此舉是爲了避免買方解約「你不退錢,降價後也沒人敢買」、「怕買方解約 現在建商可不想收回去重賣」、「通常就送裝潢家電 這案應該是因爲買氣真的太差又只有10戶 乾脆先處理避免後患」
另外一派則討論房市環境變化,認爲高價先賣、賣不動再降價是常見操作「開價太低怕賺太少 開高於平均 賣不好再降 還可以拉擡周邊」、「全部建商都這樣搞 房價就一直漲 只是沒想到這次金龍來真的」、「預售如果越賣越便宜誰要跟你搶VIP/早鳥」
還有人強調現在的建案品質與市場風險:「這兩三年完工的房子都別碰,品質大概史無前例的差」、「建商看到銀行要縮傘 把東西做好就跑」、「因爲怕人砸售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