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金」首發!融合熊貓金幣、紫禁城600年幣情繫兩岸
9月20日,「團圓金」主題貴金屬紀念幣捐贈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臺灣網)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9月20日上午,以「一枚金幣,兩岸同心」爲主題的「團圓金」主題貴金屬紀念幣(以下簡稱「團圓金」)捐贈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大陸民革中央、國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中華基金會、中華文化發展協會、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及兩岸媒體等近百位嘉賓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臺灣網、中國互聯網協會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聯合主辦,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邵丹峰代表捐贈機構,向中華基金會、全球中華文化產業發展協會、中國臺灣網、中國互聯網協會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海峽兩岸》欄目組等受贈方代表捐贈「團圓金」,旨在向臺灣同胞傳遞關愛與支持,深化兩岸同胞情感交流,助力兩岸關係和諧發展。
據瞭解,「團圓金」源自中國第一部全流程AI動畫電影《團圓令》,這部開創性的文化作品以前沿科技爲筆,講述中華民族的團圓故事,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科技的賦能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而「團圓金」正是這份文化創新成果的延伸與載體。
「『團圓金』以創新貴金屬產品形式,將影片中傳達的兩岸團圓美好願景轉化爲可觸可感的現代載體,體現了『金融促統』的深刻內涵。」民革中央祖國和平統一促進委員會副主任李靄君在致辭中表示,這種「電影文化IP+貴金屬產品」的創新模式,不僅延伸了文化產業鏈條,更通過市場化機制爲兩岸文創產業合作開闢了新路徑。
在捐贈儀式上,《團圓令》電影預告片的播放活躍了現場氣氛,讓與會嘉賓們提前感受到「團圓」主題的內核。隨後,《團圓金》產品文化篇影音進一步加深與會嘉賓們對該產品的理解。影音內容回溯了「團圓金」的創作文化背景——根植於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依託於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創新,旨在以「金」爲媒,搭建起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樑。
「團圓金」項目負責人焦劍偉在致辭中表示,「這款『團圓金』產品,核心意義不在於其貴金屬材質,而在於它被賦予的文化內涵與象徵價值。」
「團圓金」最引人矚目的亮點在於,將2025版熊貓金幣與紫禁城建成600週年紀念幣這兩枚「國家名片」巧妙融合。熊貓金幣作爲世界五大投資金幣之一,承載着國家金融的信用與實力;紫禁城建成600週年紀念幣則蘊含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歷史底蘊。二者的結合,並非簡單的元素疊加,而是「讓文化賦能金融、讓金融承載文化」的生動實踐。
這一創新設計將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記憶與國家信用緊密相連,讓「同根同源,共慶團圓」的主題從抽象的情感轉化爲可觸摸、可被代代傳承的實物,賦予了「團圓」溫度與價值。同時,「團圓金」更象徵着兩岸同胞的親情紐帶,寄託着兩岸攜手共進、共創繁榮的美好願景。
當受贈機構代表接過象徵着兩岸情誼的紀念幣時,現場響起熱烈掌聲,雙方代表親切握手併合影留念,鏡頭定格下這一意義非凡的瞬間,它不僅是物質的交接,更象徵着兩岸同胞心手相連、攜手共進的美好願景,也讓「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在這一刻得到了生動詮釋。
此次「團圓金」捐贈活動,通過一枚小小的紀念幣,將兩岸的文化記憶、民族情感與國家信用緊密串聯,爲兩岸同胞搭建起情感交流與文化溝通的新橋樑。「團圓金」已經在中國農業銀行首發代理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