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盧稱考慮退出太平洋島國峰會
本報記者 李 萌
據英國《衛報》報道,與中國臺灣保持所謂“邦交”關係的圖瓦盧總理特奧日前表示,由於東道主所羅門羣島阻止所有外部“對話夥伴”參加9月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峰會,圖瓦盧考慮退出會議。一些外媒分析稱,所羅門羣島的決定意在“將臺灣排除在會議之外”,圖瓦盧對此表示不滿。
所羅門羣島總理馬內萊8月7日告訴議會,今年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峰會將不邀請任何外部“對話夥伴”參會。對此,特奧表示“失望”,並致函馬內萊,表達對這一決定時機不當的擔憂與不滿,以及他“難以支持這一舉動背後的理由”。
特奧還暗示,中國可能是這一決定的推動力量之一,但同時提到美國也在擴大影響力。“我們需要發展援助,但不需要競爭與衝突掩蓋太平洋的發展議程。”特奧說。他表示,將視其他成員的態度再決定是否參會。
華東師範大學亞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陳弘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太平洋島國大多數已與中國建交,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只有極少數國家仍與臺灣保持所謂“邦交”,但這些國家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與中國大陸緊密相連。在西方壓力下,少數國家政客出於政治考量和外部誘惑炒作臺灣議題,但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影響。
《衛報》還稱,並非所有臺灣地區的所謂“盟友”都反對所羅門羣島的決定。將於2026年主辦峰會的帕勞就表示“尊重並認可”,認爲這有助於成員專注區域關鍵議題。
陳弘稱,一箇中國原則是太平洋島國的主流共識,臺灣問題不過是歷史潮流中的一顆沙礫,不應成爲阻礙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的絆腳石。相信太平洋島國政府和人民會基於自身利益,作出更符合歷史發展大勢的選擇。中國政府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此前強調,臺灣既不是主權國家,也不是論壇對話夥伴。多年來,臺當局借1992年論壇公報狂刷存在感,嚴重干擾島國聚焦真正關切的問題,此舉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