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鬆巖:平衡好得失心,走穩腳下每一步

《錦繡芳華》收官,主演們和角色一一告別,就像一場盛大的煙花秀落幕,在最美的時刻引人歡呼,在結束時令人不捨。

作爲劇中重中之重的人物寧王的扮演者,塗鬆巖是如何理解寧王身上爲數不多的溫情時刻?又是如何看待對手戲演員的表現?戲外的他又是一個怎樣的狀態?

塗鬆巖做客《封面故事》,一起聊聊看~

《封面故事》X《錦繡芳華》塗鬆巖(下)(來源:本站娛樂專稿)

寧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是心狠手辣要成就大業的野心家,但他也是一個父親,聊起這位大王與女兒幼貞之間的父女情,塗鬆巖的回答和觀衆所想大不相同。

“不管怎麼樣,他是父親,他一定是愛女兒的”,大部分觀衆都覺得寧王是一個利用女兒交換權益的父親,但在扮演者本人塗鬆巖的眼中,他只是一個礙於時代背景和身份之下,無法展現拳拳愛女心的父親。寧王的位置和目標決定了他的父愛是有附加條件的,他所能表現出來或是被理解的父愛可能只有30%、50%,“在那種權力紛爭的時候,他要讓他的女兒也要堅強,也要在這個大的鬥爭環境下有她自己的生存能力。”

在劇中,塗鬆巖和張雅欽、魏哲鳴有着許多對手戲,談起“女兒”、“女婿”的表現,他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兩個年輕演員都特別好,他們對於自己角色的把握度、把控能力都是很強的。”一起走戲時,每每有新的想法時,兩位年輕演員也都會迅速調整自己,讓大家的表演濃度達到同一個基準上,三人配合起來非常舒適,這是很難得的事情。作爲職業演員,塗鬆巖在這兩個對手演員身上找到了接招和對壘的感覺,彼此碰撞出最真實的火花和化學反應。

在劇中有一位女兒,在生活裡塗鬆巖其實是一個10歲男孩的父親,爲了孩子,他曾在事業高峰期選擇專注於家庭。聊起這個選擇,塗鬆巖坦言再回來時肯定會面對很多變化,但自己做好了心理準備,沒有那麼高的期望值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落差感。

塗鬆巖說自己當時是特別想要孩子,所以在有孩子之後,也決定了要在孩子上學前的那幾年儘可能多地花時間陪伴他。“魚和熊掌不可能兼得”,“當你花時間獲得了這種親情的陪伴和滿足感之後,那你就不要奢望你在事業上還能怎麼樣,你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

塗鬆巖聊起帶孩子的點點滴滴,臉上滿是笑容,提及和孩子現在的相處模式,他無奈地說:“他已經開始有他的朋友了,他真正最需要我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了,現在不是他在黏我,更多的可能是我在黏他,我要學會抽離了。”“男孩子要讓他獨立起來,要讓他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而不是說他必須和我在一起,不是這樣。”

“你希望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塗鬆巖略微思考一番,他說想要是朋友,希望孩子長大後心情不好的時候會願意給他打電話聊幾句,這樣他就很滿足了。

拋下演員的身份,拋下爸爸的身份,塗鬆巖本人又是什麼樣的?愛摩旅、愛徒步、愛很多戶外活動。

“它是我自己的生活”,塗鬆巖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摩旅的經歷,一個人從北京騎到西藏,這個想法一出來,被所有人反對,“後來我想既然自己有這個想法,這次不這麼去做了,幾年之後也許你想這麼去做,這份熱情都沒有了。”

拍完《小敏家》,塗鬆巖把頭髮剃了,不接新戲,不給自己留後路,騎着摩托就走了,他說這段騎行過程可以吹一輩子!

塗鬆巖說只有讓自己能夠自洽,可以心無雜念地享受片刻獨屬於自己的生活,人才能再以更好的狀態回到工作中。“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你要找到這些真正感興趣的點,這個叫找到出口。”

更多精彩內容盡情期待【封面故事】X【錦繡芳華】系列專訪第3期!

塗鬆巖:戲裡"狠父"寧王,戲外卻是治癒生活家

封面故事上期:《錦繡芳華》劇綜策劃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