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雷!剛剛,暴跌超25%!

美股財報季,“業績雷”不少!

當地時間8月11日,AI軟件供應商C3.ai在美股盤中一度暴跌超30%。截至收盤,該公司股價跌幅超過25%。稍早之前,該公司披露的第一財季營收大幅低於預期,虧損也進一步擴大。

上週,美股市場已有不少公司因爲業績不及預期而導致股價大跌,其中包括AI服務器供應商超微電腦、社交媒體巨頭Snap等。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小幅收跌,道指跌0.45%,納指跌0.3%,標普500指數跌0.25%。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蘋果、微軟、英偉達、谷歌、亞馬遜、Meta、AMD小幅下跌;英特爾漲超3%,特斯拉漲超2%,消息面上,特斯拉已向英國能源監管機構申請家庭用電供應許可證。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銀行的最新月度調查顯示,約91%的基金經理表示美國股市被高估,這一比例創下2001年以來新高。此外,49%的基金經理表示新興市場股票被低估,這是自2024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業績爆雷,股價暴跌

週一,知名AI軟件供應商C3.ai的股價一度大跌超30%,最終收跌25.58%。該公司披露的初步業績公告顯示,在截至7月31日的2026財年第一財季,公司的營收約爲7020萬美元—7040萬美元,同比下降19%,遠低於分析師預計的1.043億美元,同時比公司此前的業績指引低約33%。

第一財季,公司調整後的營業虧損將爲5770萬美元至5990萬美元,而公司此前預期的虧損爲2350萬至3350萬美元。也就是說,公司的營業虧損額比預期值擴大近1倍。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爲7.119億美元。

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om Siebel表示,第一財季的收入“完全不可接受”,並將其歸咎於重大銷售重組造成的中斷,以及他自己的健康和視力問題限制了他參與公司經營。Siebel還表示,他的健康狀況已有所改善,並預計第二財季公司的銷售額會更好。

今年7月25日,C3.ai宣佈其首席執行官Siebel將因健康原因辭職,公司已開始尋找Siebel的繼任者。當時,Siebel在公司新聞稿中表示,他被診斷出患有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嚴重的視力障礙”。Siebel說道:“爲了讓公司充分發揮其潛力,董事會和我已經開始尋找一位能夠將公司帶到新增長和成功水平的新首席執行官。我將繼續全力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直到公司董事會任命我的繼任者,之後我將繼續擔任執行主席,專注於戰略、產品創新、戰略合作伙伴和客戶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C3.ai是一家企業AI應用軟件公司。公司提供一系列完全集成的產品,包括C3 Agentic AI平臺(用於開發、部署和運營企業AI應用程序的端到端平臺)、C3 AI應用程序(支持全球組織數字化轉型的行業特定SaaS企業AI應用程序組合)和C3 Generative AI(一套面向企業的特定領域生成式AI產品)。

2022財年至2025財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爲2.53億美元、2.67億美元、3.11億美元、3.89億美元,淨利潤分別虧損1.92億美元、2.69億美元、2.80億美元、2.89億美元。2020年底,公司市值一度超過170億美元。截至上週五收盤,該公司市值爲30億美元。

美銀調查:超九成投資者認爲美股被高估

跟美股相關的另外一則消息,也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美國銀行的一項月度調查,自4月低點以來,美國股市大幅上漲,創紀錄的基金經理認爲美國股市過於昂貴。

約91%的參與者表示,美國股市被高估,這是自2001年以來的最高比例。調查顯示,投資者的樂觀情緒達到2月以來最高水平,現金配置降至3.9%的歷史低點,這一水平與所謂的股票賣出信號一致。

這項民意調查於7月31日至8月7日進行,調查了169名基金經理,他們合計管理資產4130億美元。其中,約68%的人表示,軟着陸是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最有可能的結果;22%的人表示不會着陸,只有5%的人預測會硬着陸。

49%的受訪者表示新興市場股票被低估,這是自2024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14%的受訪者正在增持全球股票,這是今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仍遠低於去年12月的水平——當時有49%的受訪者在增持全球股票。

45%的受訪者認爲,當前最擁擠的交易是做多“七巨頭”,即微軟、英偉達、Meta、亞馬遜、特斯拉、谷歌和蘋果。而在此前的美銀月度調查中,“七巨頭”上一次被視爲最擁擠的交易還是在3月份。

調查顯示,最大的“尾部風險”爲:貿易戰引發全球衰退(29%),通貨膨脹阻礙美聯儲降息(27%),債券收益率無序上升(20%),人工智能股票泡沫(14%),美元貶值(6%)。

近期,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有跡象表明企業財報季好於預期,人們樂觀地認爲,隨着經濟增長放緩,美聯儲將降低利率。這促使包括花旗集團在內的市場預測人士對標準普爾500指數下半年的走勢更加樂觀。儘管如此,一些策略師,如美國銀行的Hartnett,警告稱,鑑於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可能放鬆,此次反彈有過熱形成泡沫的風險。

責編:楊喻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祝甜婷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