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F-15, F-16戰機搭檔女武神無人機 實際練打空戰

美國空軍F-16戰機與XQ-58A「女武神」(Valkyrie)無人機試飛的資料照。(五角大廈國防視覺資訊發佈服務單位/DVIDS)

美國空軍在佛州艾格林空軍基地(Eglin Air Force Base)進行了一項開創性演習,F-15E「打擊鷹」(Strike Eagle)與F-16C「戰隼」(Fighting Falcon)戰機的飛行員首次成功遙控兩架XQ-58A「女武神」(Valkyrie)無人機,模擬空戰場景。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4日報導,這場在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上空進行的歷史性測試,標誌着無人機與有人駕駛戰機協同作戰的重大里程碑,顯示美軍在對抗環境中執行作戰任務方式的轉變。這凸顯了五角大廈因應現代戰爭需求的努力,強調低成本、自主系統如何重塑空戰的戰術與戰略格局。

在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US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的監督下,這次測試展現了無人機身爲戰力倍增器與日俱增的角色,能執行復雜任務,同時保護飛行員免受危險。

相較於每架超過3000萬美元(近8.7億臺幣)的MQ-9「死神」(Reaper)無人機,「女武神」視生產規模而定,成本僅200萬—650萬美元(5,782萬—近1.9億臺幣),使它成爲可消耗資產,即使在戰鬥中損失,也不會造成如有人戰機般的財務負擔。此外,它不依賴跑道的設計,採用火箭輔助推射與降落傘回收系統,可從前沿基地、船艦或半掛車等簡易地點部署,萬一與中俄爆發衝突,可提升在敵方飛彈威脅下的作戰靈活性。

這次測試的核心在於以F-15E與F-16C爲空中指揮平臺,即時操控「女武神」無人機。在演習中,飛行員透過Link-16等加密戰術數據鏈,向「女武神」發送指令,將無人機視爲自身平臺的延伸。這讓有人戰機能停留在模擬敵方防空範圍外,由無人機去執行如偵察或攻擊目標等高風險任務。這種整合依賴先進的人機介面,實現飛行員與無人機系統的無縫溝通,與傳統由地面操作員控制無人機的方式不同,顯示飛行員可從駕駛艙同時指揮多架無人機的潛力。

在艾格林空軍基地的演習模擬空對空戰鬥場景,兩架「女武神」無人機在F-15E與F-16C飛行員的指揮下,對抗虛擬敵方目標,扮演「忠誠僚機」的角色,執行通常對有人戰機構成高風險的任務。雖然具體場景細節屬於機密,但測試可能涉及無人機進行偵察、識別目標,或模擬部署如AIM-120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飛彈的空對空武器(未使用實彈)。「女武神」的開放系統架構使它能即時處理傳感器數據,並透過戰術數據鏈傳回載人戰機,讓飛行員保持態勢感知,同時指揮無人機自主或半自主因應模擬威脅。演習展現了無人機在對抗環境中的作戰能力。